产后出血的转诊指征

来源: 助产士网        浏览量:2743

分享到:
0
0

       医院所能提供的服务取决于医院的医疗资源、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以及经济等支持。由于以上因素,不是所有医院都能提供产科危重症抢救服务,但文献报道,发展中国家实施紧急产科有效性救治(EMOCeffectiveness of emergency obstetric care)可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19],我国文献显示,中国西部在建立重症孕产妇救治机制、转诊机制后,干预地区孕产妇转诊治疗率升高,死亡率明显下降[20]。本文显示,当转诊患者出血量大于2000ml时,产妇不良妊娠结局急剧增加,出血时间延长,产妇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增加;转诊产妇在转入我院前若已经出现严重并发症,其ICU治疗延长,不良妊娠结局和死亡率增加。

       转诊产妇中有2例患者发生死亡,两者转入我院前出血量均大于2000ml,其中一例转诊前已出现失血性休克、严重贫血及凝血功能障碍,转入我院时仍持续出血;另一例患者经过二次转院,转诊我院前已出现血小板低下。因此,基层医院应高度树立转诊意识,对符合危重症孕产妇标准者,积极抢救和转诊,减少转诊次数及时间,保证转诊一步到位,以免错失有效抢救时机。产妇出现出血量多,无停止倾向,可能发展或已经出现失血性休克、严重贫血、暂时凝血功能障碍、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21-22],而救治医院无抢救条件或积极抢救无效或需进一步治疗和监护时,积极转诊有抢救条件的医院救治。

       总之,产后出血严重不良妊娠结局与延迟诊断、延迟治疗、延迟转诊相关,转诊前及转诊途中出血量是严重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产后出血距转诊的时间延长,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及时控制出血和转诊是产后出血产妇存活的关键。各医院产前应严格评估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和医疗水平,医疗资源及技术不足者,应在分娩前转诊;产后出血增多且无停止倾向,医院应快速评估产妇病情及抢救水平,抢救水平不足者,建议在产妇生命体征平稳及紧急止血措施下迅速转诊到具备抢救水平的医院救治,减少产妇严重不良妊娠结局。

      文章来源:中国母胎医学

      作者:周燕媚 孙雯 肖雪 杜培丽 张慧丽 孙斌 汤雯婷 匡丽云 陈敦金*

      作者单位: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州孕产妇救治中心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