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高血压患者的孕前临床处理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 助产士网        浏览量:1886

分享到:
0
0

    临床上针对孕前已发现高血压的患者,首先要分析患者高血压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是否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慢性肾炎、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抗磷脂综合征等免疫疾病;子痫前期病史;高血压家族史;睡眠时是否有打鼾、饮食习惯、工作性质及性格特征。其次,询问高血压的发病时间,诊治经过,孕前的用药。

  查体方面,仔细的体格检查有助于发现继发性高血压线索和靶器官损害情况,包括:正确测量血压和心率,必要时测量立、卧位血压和四肢血压;需要注意的是应同时测量左右上臂的血压,如果臂间血压差持续>20mmHg时高度提示主动脉弓缩窄及上肢动脉闭塞,当左右上臂血压不一致时,采用数值较高侧手臂测量的血压值;测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及臀围;观察有无库欣面容、神经纤维瘤性皮肤斑、甲状腺功能亢进性突眼征或下肢水肿;听诊颈动脉、胸主动脉、腹部动脉和股动脉有无杂音;触诊甲状腺;全面的心肺检查;检查腹部有无肾脏增大(多囊肾)或肿块;检查四肢动脉搏动和神经系统体征。

  完善以下的辅助检查,一方面可以寻找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另一方面可以评估高血压造成的靶器官损害程度:

  (1)基本项目:血液生化(钾、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尿酸、肌酐);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尿液分析(蛋白、糖和尿沉渣镜检);心电图。

  (2)推荐项目包括:24h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餐后2h血糖(当空腹血糖≥6.1mmol/L时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尿白蛋白定量(糖尿病患者必查项目)、尿蛋白定量(用于尿常规检查蛋白阳性者)、眼底。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鉴别白大衣性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有助于评估降压疗效。眼底的视网膜动脉病变可反映小血管病变情况。

  (3)选择项目:对怀疑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需要可以分别选择以下检查项目:血浆肾素活性、血和尿醛固酮、血和尿皮质醇、血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及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血和尿儿茶酚胺、动脉造影、肾和肾上腺超声、CT或磁共振成像、睡眠呼吸监测等。对有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应的脑功能、心功能和肾功能检查。

孕前降压药物的调整方面,最好根据动态血压监测来调整降压药的使用,原则是以最小的剂量,维持的目标血压为130155/80105mmHg;如果出现脏器功能损伤,则收缩压应控制在130139mmHg,舒张压应控制在8089 mmHg。选用孕期相对安全的口服降压药物,如甲基多巴、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短效片或缓释片。不推荐使用利尿剂降压,不推荐使用阿替洛尔和哌唑嗪,禁止使用血管紧张索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索Ⅱ受体拮抗剂(ARB)

文章来源:中国妇产科在线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