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植入患者血管栓塞治疗的注意事项

来源: 助产士网        浏览量:2376

分享到:
0
0

     胎盘植入患者进行血管栓塞治疗前须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生命体征及完善相关检查。如评估孕期相关合并症、并发症、药物过敏史及用药史等;评估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理想的参数为血肌酐<89.2 μmol/L,肾小球滤过率>60,国际标准化比值<1.5,血小板计数>50×109/L[9];还需重点评估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是否平稳等。

     尽管目前超声及影像学的发展,使得术前胎盘植入诊断的准确率升高,但仍然有漏诊及误诊可能。Dwyer[10]报道,对于胎盘植入的诊断,彩色多普勒与磁共振成像的敏感度为93%80%,特异度为71%65%。胎盘植入的术前诊断与其围分娩期管理相关。胎盘植入的预后与其植入的面积及深度密切相关,如若植入的面积小或深度浅,术中易于缝、扎、填等保守手术处理,不必术前使用预防性血管栓塞治疗,如使用则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胎儿暴露于放射线中的风险。另外,即使胎盘植入的面积大且深度深,术前使用预防性血管栓塞尽管能减少产科出血及相关并发症,但并不能提高保留子宫的成功率,故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而针对有使用指征的胎盘植入患者,在计划使用预防性血管栓塞治疗之前应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病情告知,包括此项操作的有利之处与风险、可能的并发症和局限性等,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术前使用预防性血管栓塞治疗,可在行腰硬联合麻醉之前采用局麻的方式进行,以减少孕妇体位性低血压的风险。并在操作中对孕妇进行必要的防护,包括腹部、甲状腺等部位的屏遮。

    即便患者在术中的情况稳定,但术后仍有出血风险。有学者建议对于预防性血管栓塞治疗的患者在关腹前将球囊释放,并于术后612 h后再取出,若未行栓塞者,介入导管鞘在手术后保留24 h,有助于观察是否有继续出血,并可在发现产后出血的时候使用栓塞治疗[11]

    使用血管栓塞术后的患者,护理上有几点注意事项:(1)拔管处需进行加压压迫1224 h,以防穿刺处渗血;(2)上下肢制动,禁弯曲24 h,以减少栓子脱落率;(3)注意下肢末梢血运的观察;(4)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呼吸、循环系统的稳定性,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文章来源: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4, 3(1):18-20./蒋艳敏,刘慧姝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