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A患者常有严重脱水及低血容量,液体损失通常可达4000~8000 mL。妊娠期DKA患者补液量要大于非妊娠DKA者,故补液是抢救酮症酸中毒首要而关键的措施。其目的是:(1)恢复患者的循环血容量,增加组织灌注,有利于胰岛素向外周组织转运而发挥作用。(2)降低胰岛素拮抗剂的浓度,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3)稀释血糖,改善肾脏灌注,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促进葡萄糖及酮体排泄而降低血糖,纠正酮症。
㈠ 补充液体的性质酮症酸中毒患者丢失的是低渗性液体,但应补充等渗液体,如0.9%氯化钠溶液或林格液,这样易于恢复血容量,同时能避免应用低渗性液体导致的细胞水肿加重,甚至发生脑水肿。林格液中含有钾盐,在补液初期应慎用。平衡盐中含有碱性成分,一般不用。开始治疗时不能给予葡萄糖液,当血糖下降至13.9 mmol/L时改用5%葡萄糖液,并按每2~4 g葡萄糖加入1 U短效胰岛素。同时治疗期间有建议配合使用胃管灌注温0.9%氯化钠或温开水,但不宜用于有呕吐、胃肠胀气或上消化道出血者。治疗同时还应给予吸氧,并嘱患者左侧卧位以避免主动脉-腔静脉压迫。
㈡ 补液量及速度与非孕期不同,对于孕妇尤其是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输液量过多、速度过快,可能导致肺水肿、心功能衰竭的发生以及孕妇体重增长过快加重病情。所以建议:在治疗开始的2 h内应快速补充9%氯化钠溶液1000 mL,前4 h 输入所计算失水量1/3的液体,然后减慢补液速度,一般250 mL/h,血糖<11.1 mmol/L时,可停止输液或进一步减少输液量,24 h输液量应包括已丢失的水量和部分继续失水量,一般为4000~6000 mL,严重失水者可达6000~8000 mL。补液期间可进食者,应鼓励多饮水,适当减少输液量。
文章来源:本文刊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005-2216(2013)04-0257-03/张眉花,马孝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