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手术的术中并发症及预防

来源: 助产士网        浏览量:2283

分享到:
0
0


    子宫穿孔

    在所有宫腔镜手术中,子宫穿孔并发症的发生率最高(0.76%2%)。宫颈狭窄,宫颈手术史(冷冻、锥切、LEEP术后),子宫显著后倾后屈,小宫腔(绝经后),扩宫力量过强,宫内视野不清,缺乏超声监护等是子宫穿孔危险因素。有两种类型的子宫穿孔:"冷"器械(如扩张器,电切镜,闭孔器或冷电极)穿过肌层造成的穿孔和"热"器械或热电极造成的子宫穿孔,两者均有可能损伤盆腔脏器。

 超声监护   

    手术开始前,膀胱内充盈约300 mL灭菌生理盐水,建立良好的前透声窗,欲显示子宫后壁者,用18号针头经后穹窿穿刺,进入子宫直肠陷凹,注入生理盐水,建立良好的后透声窗。膨宫液进入宫腔后,通过子宫回声可清晰地观察宫壁厚度,实时超声监护下宫腔镜操作。在超声监护下扩张宫颈,Hegar扩张器沿宫腔线方向进入,通过宫颈内口后不再向宫底深入,有助于预防假道形成及子宫穿孔。对于较大的壁间肌瘤、小子宫(宫深<6 cm),宫颈狭窄,子宫中隔,有多次剖宫产史或宫腔粘连者进行手术时,超声监护有导向作用,可发现和预防子宫穿孔,降低子宫穿孔发生率。李晓筑等[3]报道1例Ⅳ型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时发生穿孔,术中无超声监护,未能发现异常,手术结束时发现患者腹部膨隆, 超声见全腹积液,考虑子宫穿孔。腹腔镜见子宫3处穿孔,并经一穿孔处损伤膀胱腹膜面。腹腔积液3000 mL,腹腔镜修补,痊愈。此例如术中有超声监护,应当会于子宫穿孔的早期发现。但是,对于小的穿孔,可在超声监护下经宫颈放入导管,通过穿孔处进入腹腔,排出存留的灌流液,继续完成手术。柴云峰[21]报道超声监护时,膀胱的快速充盈和排空变化可能导致排尿刺激症状,发生率11.5%(8/69),需口服药物治疗及随访。手术时间越长,出现泌尿系统异常的可能性就越大。故需加强术者培训,缩短手术时间。在进行膀胱充盈时应适当调整膨宫压力,缓慢注液,排空膀胱时,如液体过多,应缓慢间断排放。

腹腔镜监护    

腹腔镜仅能证实子宫已经穿孔,尤其是超声不易发现的不全穿孔,腹腔镜下可发现子宫浆膜层面分别出现局部苍白、淤斑或穿孔局部的活动性出血,不能完全防止子宫穿孔。黄浩梁等[8]报道的17例子宫穿孔中8例有腹腔镜监测,9例无腹腔镜监测。在探查早期肠道损伤方面,腹腔镜并不敏感。

 参考文献:略

    文章来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夏恩兰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