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诊断尿路结石,一般采用放射线检查,如X线、静脉肾盂造影、CT等,尽管其诊断尿路结石的准确率高达100%,但鉴于放射线对胎儿有致畸等影响,因此妊娠期结石患者禁用放射线检查。
目前,临床上诊断妊娠期尿路结石首选B型超声(简称B超),其对结石的诊断准确率高,对胎儿无损害,经济且可反复应用。通过B超和尿液分析检查,并结合临床表现诊断泌尿系结石并不困难。但近来有文献指出,腹部B超有时并不能明确尿路梗阻的病因,究竟梗阻是由结石本身引起,还是由增大的子宫所导致的生理性积水引起;此外,由于骨盆及髂血管的干扰,腹部B超对远端输尿管结石难以明确诊断,因此腹部B超的准确率波动于34%~86%之间[11]。临床研究表明,结合阴道超声或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的测定可有效提高B超诊断的准确率[11, 19-20]。大量的临床数据显示,当RI<0.7时,尿路梗阻主要由妊娠因素造成,反之,则为结石引起[20]。但RI的测定易受肾脏本身的疾病及非甾体类药物的影响。
此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检查对胎儿亦是安全的,特别是结石引起的肾积水,采用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能清楚地显示扩张的集合系统,能明确显示梗阻的部位[21-22]。但由于MRI检查费用昂贵、耗时长,且容易受金属干扰,故一般作为二线方案。还有学者提出,妊娠合并肾结石还可通过同位素肾图来诊断,但该检查主要用于反映肾脏功能及尿路的通畅情况,并不能够反映出梗阻部位,因此并不作为常规检查。
文章来源: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2, 1(2):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