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宫素被称为爱的激素,因为它与性活动、性高潮、分娩和哺乳相关。另外,缩宫素在一起进餐等社交场合也产生,这使它成为"利他激素"或正如 Michel
Odent
所言的"浑然忘我"。缩宫素也是最有力的宫缩激素,在哺乳动物的产程和分娩过程中释放。缩宫素产生于下丘脑、中脑,在产程早期自垂体后叶每2-3分钟一次
脉冲式释放入血,且随着产程进展越来越频繁。
在妊娠晚期缩宫素受体增多,它会增加机体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大鼠实验证实缩宫素有止痛作用。缩宫素引发强烈宫
缩,有助于快速而轻松地分娩。下降的胎头刺激母体阴道压力感受器,促使垂体释放缩宫素。缩宫素释放进一步加强宫缩,促使胎儿更快下降,包括更多的压力感受
刺激,这便是"正反馈回路",也称为 Ferguson
反射。产后缩宫素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因婴儿触摸、轻拍或紧挨母亲乳房而继续脉冲式释放,这有助于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母婴皮肤接触和双眼对视也有助于缩宫素最佳释放。血中缩宫素水平在产后30分达到高峰,在产后1小时开始消退。开启母亲本能行为的脑内缩宫素可能在很长时间内维持在较高水平。
婴儿缩宫素也在产后30分达到高峰,所以产后1小时母婴都浸透在充满爱意的高水平缩宫素中。新生儿缩宫素水平至少在产后4天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乳汁中也有缩宫素。母乳喂养过程中,缩宫素调节乳汁喷射和反射,当婴儿吸吮时脉冲式释放。哺乳期间,缩宫素继续使母亲放松,促进胃肠消化从而获得良好营养。
有研究显示,
缩宫素参与认知、宽容和适应。最近研究者发现,缩宫素也可作为心血管激素,能够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将缩宫素释放描述为"放松和生长反应",这是指缩宫素
激活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参与消化和生长),减少交感神经"战斗或逃跑"系统的活性。缩宫素系统障碍与精神分裂症、自闭症、心血管疾病和药物依赖相关,
有人提出缩宫素可以介导百忧解等药物的抗抑郁作用。
文章来源:德州围产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