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难产是指娩头至娩胎体的间隔时间超过 60
秒或胎头娩出后需用辅助方法完成分娩的情况,与胎儿过大呈正相关。遇到肩难产时,临床医生通常需要采取助产措施:屈大腿法(Mc Robert
法)、压前肩法(Suprapubic 法)、旋肩法(Rubin 法、Wood‘s 法)及牵拉后臂法(Delivery of the
posterior arm)。
近期,有报告指出,上述助产措施的使用与新生儿疾病有关。美国华盛顿大学
Heather Frey 等对此报告表示质疑并提出此研究结果的统计因为没有排除干扰因素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并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
AJOG(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杂志上。
研究人员统计了
05-08 年同一所医院全部的肩难产病例,排除畸形、早产、死产及多胎妊娠病例。所有病例(231
例)均接受上述助产措施。病例分为四组,Rubin 法(83 例)、Wood‘s 法(53 例)、牵拉后臂法(36
例)各成一组,Mc Robert 法及 Suprapubic 法因没有对胎儿造成伤害所以作为对照组(135 例)。
不良后果有新生儿产伤(锁骨、肱骨骨折、臂丛神经损伤)及呼吸抑制(出生后 5 分钟 Apgar 评分 <7 分、动脉血 pH<7.1、使用 CPAP、气管插管、呼吸窘迫综合症)。同时,研究人员使用逻辑回归排除初产妇及难产持续时间的干扰。
结果发现,数据经逻辑回归校对后,无法证明各种助产措施与新生儿疾病有关联。事实上,越为严重的肩难产越会使用伤害较大的助产措施,所以新生儿疾病与肩难产的严重程度存在关联,而各种助产措施的使用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