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免疫治疗大大降低了围生期 HBV 母婴传播的风险,但是仍有 3%-7% 的失败率。母体病毒高载量(>107 IU/mL)和 HBeAg 阳性是发生母婴传播的危险因素,而在孕晚期给予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可以降低母体病毒载量,从而减少母婴传播。在所有抗乙肝病毒药物中,已有较多研究证实了孕期使用拉米夫定的安全性,但拉米夫定易致基因耐药,特别是在病毒载量较高的情况下。
来自澳大利亚的学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分析了孕晚期应用拉米夫定降低母体传播的效果和拉米夫定致 HBV 基因耐药的情况,文章最近发表在 Journal of Viral Hepatitis 上。
该研究共纳入 26 位 HBV 高病毒载量(>107 IU/mL)的孕妇。其中,治疗组 21 位孕妇从孕 32 周开始接受拉米夫定(100mg/ 天)治疗至产后 2 周(平均用药 53 天);对照组 5 位孕妇拒绝使用拉米夫定。两组孕妇分别在孕 32 周和产后 2 周检测血 HBV DNA 水平和拉米夫定耐药情况。
研究发现,治疗组 HBV DNA 下降的中位数为 2.6-log10 IU/mL,对照组未见明显下降,仍为 >107 IU/mL。两组均无围生期母婴传播发生,但对照组 1 名婴儿在随访 9 个月时出现 HBsAg 阳性。
研究者用 4 种方法检测了拉米夫定致 HBV 基因耐药性,发现只有深度焦磷酸测序(UDPS)能检测到低至 1% 的微小病毒突变。治疗组 4 位孕妇(19%)产生拉米夫定耐药基因 (rtM204I/V 和 rtA181T)。治疗结束后,大部分孕妇发生 HBV 基因突变频率较低,但 1 位孕妇治疗后 rtA181T 突变频率从 2.2% 升高至 25.59%。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孕晚期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只能一定程度上降低母体病毒载量,而且容易导致拉米夫定基因耐药的产生。因此,其他更高效的、不易产生耐药的核苷(酸)类似物可能是孕晚期减少母婴传播更好的选择,但是需要更多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