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记录的保守治疗技术是采取不干涉的方法,在胎儿娩出后并不尝试取出胎盘而是在近胎盘插入处结扎脐带。现代的期待治疗包括使用辅助措施以减少失血和加快胎盘吸收。在高位结扎脐带后将胎盘保留于原位,所有或部分胎盘位于子宫肌层。剖宫产术后,常规关闭切口。使用宫缩剂、压迫缝合、球囊填塞、子宫动脉栓塞和/或子宫动脉结扎术可降低子宫血流灌注,减少产后出血,促进胎盘吸收或脱落排出。
胎盘吸收的时间为4周至9~12个月,平均为6个月,目前报道的胎盘保留的主要并发症包括:迟发性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症、败血症。罕见的并发症包括动静脉瘘、子宫腹壁瘘和绒毛膜癌。
在最大的回顾性研究之一中(N=167),Sentilhes等报道了78%的女性保留子宫。超过一半(52%)者产后给予预防性抗生素超过5天。多数(65%)需要额外处理,包括盆腔动脉栓塞(n=62),髂内动脉结扎术(n=23),其他血管结扎(n=45),与子宫加压缝扎(n=16)。半数(51%)有产后出血,其中36例(22%)需全子宫切除术(18例发生在24小时内,18例在产后3个月)。保守治疗成功的胎盘吸收的平均时间为13.5周。10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感染性休克,膀胱子宫瘘和子宫坏死。一例因并发症使用甲氨蝶呤产妇死亡。
超过一半的前面提到的病例(55%)未能在产前通过影像明确诊断。子宫切除通过组织学检查确认为深度植入,明确为穿透性胎盘的仅18例。说明当胎盘只有部分或局灶性植入时可能导致倾向诊断穿透性胎盘。
Pather回顾性分析经产前影像诊断为穿透性胎盘行保守治疗57例患者。他们发现,60%患者需要进一步手术(40%为紧急子宫切除术)和高达42%的患者经历了严重并发症包括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出血,肺栓塞,瘘、动静脉畸形。Clausen等系统地回顾了52项涉及119例植入性胎盘患者数据,36例原位保留胎盘保守治疗的患者出现出血及感染,58%的患者需行延迟子宫切除,最晚在分娩后9月。85%需要紧急子宫切除。
文章来源:中国母胎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