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素通过改变基因的表达加重遗传冲突。其中印记基因、胎盘内源性逆转录病毒、胎盘基因的表观遗传改变等可能是其中重要的分子机制。妊娠期的疾病(包括子痫前期)往往是母体和胎儿直接和间接冲突导致的,参与母胎冲突的基因类型主要包括3类:母亲基因组中的非遗传等位基因、母源性胎儿等位基因、父源性胎儿等位基因。其中母亲基因组中的非遗传等位基因在胎儿体内无法判别,可能对胎儿发育起到负性作用,导致妊娠早期的死胎。母胎基因组间不相容造成的冲突(母-胎冲突)表现为母体基因改变子宫环境,增加胎儿出生缺陷风险,或者胎儿基因改变影响母体,如胎儿需求导致母体血液提供增加,可能是导致孕妇高血压的原因之一[1]。
胎儿基因组中父源性和母源性等位基因冲突(胎-胎冲突)主要表现在基因印记,母系印记时父系的等位基因起到了主导作用,比如母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印记和父系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印记。因此,母-胎冲突是子痫前期发生的重要因素[2]。
在临床上,初次妊娠为重度子痫前期者,再次妊娠发生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的风险为2%;初次发病的孕周越早,病情越重,再次发病风险越高。这可能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临床流行病学证据。
文章来源: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李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