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对新生儿的影响

来源: 助产士网        浏览量:3254

分享到:
0
0

    GBS感染是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引起新生儿脓毒症、肺炎、脑膜炎及一些局灶性感染。全球新生儿GBS感染的死亡率为3.3%,其引起的新生儿脓毒症病死率高达50%,早产儿死亡率更高[42]。母体携带GBS是新生儿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母亲在孕期检出GBS,约30%~70%发生母婴垂直传播[43]。根据发病时间、致病菌类型及临床症状,将新生儿GBS感染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感染两种类型。

    1. 早发型GBS感染:早发型GBS感染通常发生在出生后1周内,大部分在出生后72 h内出现,其患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较高。主要高危因素有新生儿免疫功能不完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低龄孕妇、母亲分娩时发热或GBS携带者。产程延长,胎膜通透性增强等也有利于GBS侵入引发宫内感染,产程延长者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风险增加[44]Koenig[45]研究指出胎膜早破时间超过18 h且伴发热时,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风险将增加,约占早发感染的50%~70%Adair[46]研究发现,早发型GBS感染存在一些独立危险因素,如低龄孕妇、早产儿及黑种人等。    Heath[12]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得出类似结果,约74%新生儿GBS感染为早发感染,约89%在生后第1天内出现,12 h内发病者约占97.6%。高达65%早发型GBS感染有以下一个或多个临床危险因素:早产儿、胎膜早破时间长(≥18 h),母亲为GBS携带者或分娩时发热者(体温>38℃)。

    母婴垂直传播是早发型GBS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早发型感染主要有脓毒症(30%~40%)、肺炎(30%~40%)和脑膜炎(30%)。新生儿脓毒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体温改变、不吃、不动、黄疸、休克等。GBS肺炎呼吸系统症状较严重,表现呼吸增快、呼吸频率超过60/min、口周发绀、三凹征、心动过速、肺部湿啰音等;胸部X线平片以炎性浸润性点片状阴影及云絮状改变为主,密度深浅不一;早期感染症状往往不典型,如不严密观察,易延误诊治,会导致较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如呼吸衰竭、代谢紊乱、视听觉丧失等。Heath[12]研究发现早发型GBS感染的患儿出生时Apgar评分较低,容易发生抽搐,甚至呼吸窘迫综合征。

    2. 晚发型GBS感染:晚发型GBS感染多发生于出生后7~90 d,大部分发生于出生后10 d左右,多无产科并发症等其他高危因素,常隐匿性发病。尽管晚发型GBS感染的死亡率不如早发型高,但晚发型GBS感染仍不容忽视,常发展为菌血症及脑膜炎,约60%晚发感染可引发脑膜炎,典型临床表现为食欲差、哭声弱、体温异常、意识障碍、颅内压高、惊厥等,有的可遗留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47]

    晚发型GBS感染以水平感染为主,可能与院内感染或家庭成员接触等有关,母亲GBS定植亦是晚发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早发型感染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晚发型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变化。

      参考文献:略。

      文章来源: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热门推荐: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