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膜腔感染的处理

来源: 助产士网        浏览量:2193

分享到:
0
0

    1. 抗生素:羊膜腔感染一经诊断,立即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目的是降低胎婴儿病率和死亡率,需要给胎儿提供有效的抗生素,首选氨苄西林。厌氧菌在羊膜腔感染病原体中起重要作用,为降低产后子宫内膜炎可在产时选用对抗厌氧菌感染的克林霉素(900 mg1/8 h, 静脉注射)[1-2]

    2. 终止妊娠时机:羊膜腔感染一经确诊,无论孕周大小应尽快结束妊娠。感染时间越长,产褥病率越高,对新生儿的危险性更取决于胎儿在感染环境内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新生儿感染和死胎的可能性越大,羊膜腔感染人群中剖宫产率明显升高。产时静脉给予广谱抗生素可在数分钟内进入胎儿、胎膜和羊水并达到足够的抗菌浓度。但胎儿接受了足够的抗生素后的35 h内尚不足以改变新生儿的预后,处理的关键在于及早给予足够的抗生素后行剖宫产术。临产后、产程中应连续作胎心监护,如有变异降低或晚期减速,预示胎儿可能酸中毒;胎儿心动过速如除外其他原因,持续加速可能是胎儿脓毒症或肺炎的一个表现,应尽快结束分娩并作好新生儿复苏的准备[1-2]

    3. 终止妊娠方式:已诊断羊膜腔感染者,如不具备阴道分娩条件,则应以剖宫产终止妊娠。是否需作腹膜外剖宫产,过去曾认为腹膜外剖宫产可降低产后感染及其他合并症。近年来资料和经腹剖宫产相比较,腹膜外并未降低主要合并症,这可能与抗生素的发展和使用及时有关。如术中发现感染严重,影响子宫收缩,严重出血不止,必要时须切除子宫[1-2]

    4. 新生儿治疗:新生儿一出生立即行咽、耳、鼻、脐血等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体外药敏试验表明,B族链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头孢霉素均敏感。不等培养结果,羊膜腔感染患者的新生儿可应用青霉素和(或)氨苄西林头孢菌素作为初选药物,当培养明确时再决定其药物种类、用量和疗程。免疫疗法目前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可输注少量新鲜血浆增强抗感染能力[1-2]

    文章来源:德州围产保健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