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首次发现血小板减少的鉴别诊断

来源: 助产士网        浏览量:2111

分享到:
0
0

    妊娠期首次发现血小板减少时,推荐行以下检查(推荐级别2C):(1)外周血全血细胞常规分析及血涂片:可了解血小板凝集情况,有无破碎红细胞,白细胞有无形态及数目异常。(2)肝、肾功能检查。(3)监测血压。(4)尿常规(蛋白、潜血、沉渣)。

    目前尚无确切的检查可明确妊娠首发的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故妊娠期ITP的诊断为排除诊断。当鉴别存在困难时,血小板计数<50×109/L者应按ITP处理。

   【解读】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约为10%,其病因主要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gestational thrombocytopeniaGT),约占70%GT一般为不明原因的血小板轻度减低,血小板计数常在70×109/L以上,产后1~2个月恢复正常,不发生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其次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约占20%ITP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不足10%,其他原因还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血栓性微血管障碍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等[8]

    因此妊娠期首发的血小板减少应进行相关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时,首先行外周血涂片,除外先天性巨大血小板减少症、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等。若存在破碎红细胞、可疑血栓性微血管障碍和DIC时,应进行凝血功能及肾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可除外肝脏疾病。同时还需除外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感染性疾病[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4-5]。合并高血压及蛋白尿时应考虑子痫前期或溶血、肝酶升高和血小板减少(hemolysiselevated liver enzymesand low plateletsHELLP)综合征。如果不伴白细胞数量及形态异常、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则不需要进行骨髓穿刺。目前多数研究发现,ITP患者并非均存在抗血小板抗体升高,美国血液学会指南认为,抗血小板抗体不是必需的检查项目[4]。妊娠期首次出现的血小板减少,应常规进行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筛查[2,8]

        参考文献:略

    文章来源:本文发表于《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5年第4246-251/徐雪 梁梅英 郭天元

热门推荐: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