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孕期合并DKA,尤其是长时间未得到纠正者,有引起胎儿畸形的可能。建议在酮症酸中毒得到纠正后,终止妊娠;中晚孕期合并DKA,一般不会导致胎儿畸形,但长时间未予纠正可影响胎儿脑神经系统发育。因此,应积极治疗,尽快缓解病情,以减少对胎儿的影响。积极治疗母体DKA的同时必须持续监测并评估胎儿情况。
一般经过吸氧、左侧卧位,纠正高血糖与酸中毒后,能够改善胎儿缺氧状况。孕妇病情稳定后,胎儿窘迫即明显好转。灭酮纠酸后,若胎儿窘迫持续存在,应尽早结束妊娠,以防胎死宫内。胎心监测无反应或反复的晚期减速可能提示胎儿有某种程度的危险,但并非立即分娩的指征。急症剖宫产虽然可能对胎儿有益,但可引起母体病情进一步加重。
研究发现,一旦高血糖和酸中毒逆转,母体病情稳定,胎儿的危险性也明显降低。如果发生早产,可选用口服钙离子阻滞剂硝苯地平或静脉滴注硫酸镁进行保胎,应尽量避免使用β2受体激动剂,以免影响血糖。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原则上尽量期待至妊娠38~39周终止妊娠。血糖控制不满意,伴发血管病变,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严重感染、胎儿窘迫,促胎肺成熟治疗后应立即终止妊娠。分娩方式视病情决定,必要时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分娩期注意休息、镇静,给予适当饮食,严密控制血糖、尿糖及酮体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加强胎儿监护。
1. 阴道分娩临产时情绪紧张及疼痛可使血糖波动,胰岛素用量不易掌握,严格控制产时血糖水平对母儿均十分重要。临产后仍采用糖尿病饮食,产程中应停用皮下注射胰岛素,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加胰岛素,根据产程中测得血糖值调整静脉输液速度和胰岛素的用量,应在1 h内结束分娩,如果产程过长易加重酮症酸中毒、胎儿缺氧和感染。
2. 剖宫产手术前1 d停止应用夜间中效胰岛素,手术日停止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一般在早上监测血糖、尿糖及尿酮体。根据其空腹血糖水平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术后每2~ 4 h测血糖1次,直至饮食恢复。胎盘排出后,体内抗胰岛素物质迅速减少,胰岛素用量应减少至分娩前的l/3~l/2,并根据产后空腹血糖值调整用量。新生儿出生时应留脐血,进行血糖,胰岛素,胆红素,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钙、磷、镁等测定。无论出生时新生儿状态如何,均应视为高危新生儿,需给予监护,注意保暖和吸氧。重点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应在开奶同时,定期滴服葡萄糖液。
文章来源:本文刊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005-2216(2013)04-0257-03/张眉花,马孝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