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的辅助检查

来源: 助产士网        浏览量:2026

分享到:
0
0

     1.血、尿淀粉酶:血清淀粉酶是诊断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指标。但是,正常妊娠常伴有血清淀粉酶增高。孕中期血清淀粉酶可为孕早期的4倍,故其诊断特异性大大降低。血清淀粉酶在起病后612 h开始升高,24 h达高峰,4872 h后开始下降,持续35 d。血清淀粉酶增高>500 USomogyi法)(正常值40180 U),超过正常值的5倍有诊断价值。连续监测如持续升高亦有助于诊断。但当胰腺被严重破坏时,淀粉酶可不出现升高,反而下降。其他急腹症亦有可能出现血清淀粉酶增高,但一般不超过正常值的2倍。尿淀粉酶升高较晚,一般在急性胰腺炎发病后1214 h开始升高,但持续时间长,约12周。尿淀粉酶>250 UWinslow法)时有临床意义。

     2.血清脂肪酶:血清脂肪酶水平在妊娠期无改变,且胰腺是脂肪酶的惟一来源,故测定血清脂肪酶比淀粉酶灵敏度和特异性更高。血清脂肪酶在发病后48 h开始上升,24 h达高峰,持续710 d。故对于较晚就诊的患者,脂肪酶测定的临床价值较淀粉酶更大。Sharp认为孕中期血清脂肪酶的上限是200 U

     3.血清甘油三酯:由于高脂血症是导致妊娠期急性胰腺炎的第二大原因,部分患者测定血清甘油三酯浓度可>11.3 mmol/L

     4.其他生化指标:在急性胰腺炎时血清胰蛋白酶>1000 ng/ml,重症胰腺炎时可>4000 ng/ml。血钙<1.5 mmol/L提示预后不良。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中,血清谷丙转氨酶可大于正常上限的3倍。

     5.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是最早应用于鉴别胆管因素引起的胰腺炎的方法。虽然可显示胰腺肿大,胰内及胰周回声异常,界限模糊,脓肿、钙化或假性囊肿,胰管扩张,胆道结石和其他异常,但是超声对检查胆总管结石或泥沙样结石以及胰腺形态的改变不敏感。而超声内镜检查术(endoscopic ultrasongraphy, EUS)无辐射暴露,是一种半侵入性检查,可更加准确的探查胆道系统的形态,胆总管结石的阳性检出率接近100%,甚至可以检测出≤2 mm的小结石或泥沙样结石。但是目前对妊娠期患者应用EUS还没有系统性的报道。MRI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能提供多平面大面积的显像,软组织对比度和胰胆管系统显像效果非常好,且MRCP不需要注射对比剂,也无肾损害的风险。但MRCP对位于胆总管末梢的结石有漏诊可能,射频脉冲也可引起能量沉积,对组织有潜在热损伤的风险,孕早期需谨慎。尽管通常认为MRCP是安全的,但妊娠期间应用MRCP尚无明确的指南。由于对胎儿有辐射暴露的可能,在整个妊娠期CT扫描都不作为首选的检查。诊断性的ERCP有辐射暴露、出血、穿孔及本身可导致胰腺炎等风险,实施ERCP后,并发症的风险由术前的5%提高至10%,死亡风险也由术前的0.1%提高至0.2%,因此不用于单纯作为诊断的检查。

    文章来源:本文刊于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2, 1(1):61-64/甘婷、肖国宏、陈敦金

热门推荐: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