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华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育龄期妇女又是甲状腺疾病的高发人群。当孕妇遭遇甲状腺疾病(甲亢或甲减),一旦病情控制不好,不但威胁到其自身的健康安全,还会影响到后代的生长发育。那么,妊娠期甲亢患者该如何诊疗及管理呢?
妊娠期甲亢以Graves病(即"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最为常见,它在孕妇中的发病率高达0.1%~1%。甲亢若不控制,会对孕妇、胎儿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比如流产、早产、妊高症、心衰、胎儿生长受限和发育异常等等。
甲亢的治疗方法分三种:即ATD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性131I治疗。孕妇甲亢首选ATD治疗, 只有在下述情况下才考虑手术治疗:
①ATD治疗效果欠佳;
②患者对ATD过敏;
③患者不能做到规律服药;
④患者甲状腺肿大明显、需要大剂量ATD才能控制住甲亢。
由于在孕早期或孕晚期手术容易引起流产,故手术时机一般选择在孕中期(即妊娠4~6个月)。孕妇甲亢禁用131I治疗,因为放射性碘剂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甲状腺,导致胎儿甲状腺破坏,引起胎儿甲状腺肿大及甲减。
ATD主要有两种:丙基硫氧嘧啶(PTU)和他巴唑(MMI)。前者不易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发育畸形的风险较小,缺点是可引起严重肝损害;后者有一定的致畸性,但肝毒性相对较低,故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建议,妊娠早期(器官形成时期)首选PTU,妊娠中、晚期换用MMI。二者互换比例为:100mgPTU约等于10mgMMI。起始剂量:PTU 50~100 mg,每日三次(或MMI 10~20 mg,每日一次)。患者症状控制、甲功正常后要及时减量。当患者依靠最小剂量的ATD(PTU 50mg/d 或MMI 5mg/d)维持甲功正常数周后,可以停药(但TRAb特别高的患者除外),但为了避免复发,目前多主张维持治疗至妊娠32周后。停药后复发或药物减量后病情又加重者,可以再次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或增加药物剂量。怀孕期间的药物调整非常重要,必须在专科医生指导的指导下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妊娠期间不宜将ATD与左甲状腺素(L-T4)联用,因其会导致ATD的用量增加;2)普奈洛尔(心得安)与自发性流产有关,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生长迟缓、产程延长、新生儿心动过缓、低血压等并发症,故应慎重使用。
妊娠期甲亢的控制目标
ATD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大剂量ATD可能会导致胎儿甲减,不仅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还可造成胎儿甲状腺代偿性肿大,导致难产。因此,妊娠期甲亢的控制目标是用最小剂量的ATD,力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血清FT4水平达到并维持在正常范围上1/3的水平。
文章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