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VTE)是发达国家中直接导致母体死亡的首要原因。虽然孕产妇VTE的发生率相对于年龄匹配的非孕妇,风险增加了5-10倍,但是
其发生率也极低,为0.5-3/1000人,不过死亡率高,为2.5-4.6/10万活产数。目前的指南建议对VTE风险增高的孕产妇进行预防血栓的治
疗,但是这只是根据专家的临床经验,没有相关的大的实验研究。我们之前对中-高危的患者剖宫产术后使用MRV检查,发现影像诊断的盆腔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高达46%,但是大部分没有临床症状。目前还没有人对无症状的低危产妇进行MRV检查来了解他们盆腔DVT的发生率。
资料和方法
我们收集了30例足月自发阴式分娩后的VTE低危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下列病例除外:手术或辅助阴式分娩(胎吸,产钳);年龄<18岁或>35岁,肥胖
(孕期体重>80公斤),大静脉曲张,先兆子痫,制动>4天,正在感染,VTE的个人或家族史,产次>4,或者有MRI禁忌征者。已通过伦理董事会
批准。30位参与者在产后最初4天内接受了MRV检查。MRV检查由两个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盲目且独立地进行操作,出现的分歧通过探讨来解决。MRV检
查结果被分为确诊,可疑,可能引起或无血栓形成。我们计算了盆腔静脉血栓的总发生率和95%可信区间。
结果
30个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29.5±6.4岁。30%的参与者被确诊为血栓形成,所有的确诊血栓均发生在髂静脉及卵巢静脉。没有一例出现血栓导致的栓塞。所有患者均无症状且没有人提前接受预防措施。
讨论
在该组低危产后患者中,盆腔静脉充盈缺损发生率令人吃惊地高达30%。这提示腔静脉充盈缺损的某种程度可能是无并发症阴式分娩后的正常发现。这个结论衍生了几个问题。
第一,如果我们想把MRV检查发现的无症状性盆腔静脉充盈缺损作为临床诊断VTE的证据,就需要通过大的研究找到在无症状性静脉充盈缺损和有症状
性的血栓之间的强有力的统计学关联。我们的研究表明,这次的研究得出的低危患者的无症状性静脉充盈缺损的发生率与之前研究的高危患者的发生率很接近,因此
推测MRV并不是有价值的VTE的诊断指标。但是仍需要大样本研究证实这些发现。
第二,这个研究也质疑了MRV在检测临床上明显的血栓形成所起的作用。目前,使用MRV检测隐匿性近端深静脉血栓(DVT)已经是损伤类论文的研
究要点。Dupas等进行了前瞻性对照研究,证实MRI在盆腔静脉血栓和股静脉血栓上的价值优于超声检查。Evans等人对比MRV和静脉造影术,发现
MRV的灵敏度和静脉造影术是一样的。此外,MRV允许血栓直接成像(因为血栓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具有较强的顺磁特性),和其他检查手段相比具有明显优
势。但是我们的研究认为,不论低危患者还是高危患者中的盆腔静脉充盈缺损的高发生率都表明SPT在临床上存在过度诊断。"威廉姆斯产科学"提出SPT可通
过CT或MR成像确诊。而且之前有一项前瞻性性研究,76位静脉内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性产褥热妇女进行了三项诊断性检查:MRI,CT,超声检查。
如果其中两项及三项提示阳性,则确诊。在接受3项影像学检查的64个妇女中有12人被诊断为SPT,11例MRI结果阳性。我们的研究质疑了这种方法的正
确性。在我们的研究中,相当大的比例的无症状妇女均在MRI中有明确异常表现。这提示了目前采用的方法高估了SPT的发病率,对潜在暴露患者进行了不必要
的抗凝及抗生素治疗。这种高估也解释了Brown等人的发现,其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是评估抗凝治疗在SPT中的作用的唯一研究。这个研究中,15个通过产
后持续发热和CT发现被诊断产褥期SPT的患者,随机给予抗生素或抗生素联合抗凝治疗,结果发现抗凝治疗并无益处。
我们的研究样本量小(n=30),需要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支持我们的结论。另外,小样本也限制了我对产后1-4天是否存在进展性的充盈缺损的预测。将来的对产后1周,4周,3个月的纵向队列扫描研究,会对MRI发现给出对自然病程的合理的解释,并洞察其临床意义。
总之,对产后血栓低危患者,其高发的盆腔静脉充盈缺损没有明确的临床意义。本研究认为,在单纯阴式分娩后出现的盆腔静脉充盈缺损可能是一个正常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