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死亡集中在产后2小时内

2015-01-30

民间有一句老话:女人生孩子就像闯"鬼门关",稍有差池,大人、小孩都有生命危险。  在产妇临分娩前,家属们往往焦虑不安,稍有动静就大呼小叫;有的一看产妇下身出血了,便哭天抹泪地叫医生;羊水破了,一头奔进值班室,拉住医生求救,如同 天塌下来一般,对待产妇也是小心呵护,如履薄冰。但是,等到产妇上了产床,孩子生下来,家属心里的紧张马上一扫而光,忙着互相道贺,对大家来说,危险都过 去了,幸福才刚开始……其实不然!

孩子出生后,才是产妇们要面临的真正鬼门关——大部分的产妇死亡都集中在产后2小时内!

据统计,广州市分娩总死亡率为14/10-15/10万,国内只有上海等少数城市控制在10/10万左右。在产妇死亡的病因中: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 肺栓塞、血栓性的血小板减少症、产褥感染排在了前五位。虽然这些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很低,但原因多发,有些至今病因不明,无法预测且来势凶猛。如果救治不及 时,产妇可能在产后极短时间内就会出现休克,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继而死亡。

想想看,几分钟时间内,一个正常人就陷入了危险,这需要医护团队做出迅速的反应——准确地识别病因、及时对因、对症处理。而在这期间,家属的配合程度往往也是救治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一环,只有家属的支持信任和及时配合,才能为抢救产妇赢得时间、赢得生命。

遗憾的是,出于人类目前医疗水平的局限,哪怕是在医疗技术前沿的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年来对濒危产妇的抢救成功率也并没有多大变化。而在中国,很多地方都出 现血库告急,血浆、红细胞、凝血因子供应不足,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抢救工作的进行,有时候,只能眼睁睁看着产妇缺血而死;退一步讲,哪怕是血浆供应到位 了,也不一定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以羊水栓塞为例,发病原因至今不明,毫无征兆,可在几秒之内突然发病,可能产妇就咳嗽了一声的功夫,便失去了性命,谁

也不知道下一个中招的会是谁,堪称最凶猛的妊娠夺命杀手。有幸抢救过来的羊水栓塞产妇都为轻症,多数会有后遗症,如变成植物人,或患上席汉氏综合征——体 内分泌激素的垂体前叶功能丧失,卵巢功能丧失,需要终身补充外源性激素……

尽管如此,很多女性还是雄心壮志,愿意为所爱之人勇闯一次"生死关"。愿天下所有勇敢的母亲平安顺利!

怀疑医院抢救不当,尽快封存病历是上策

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的专业,妊娠、分娩过程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生死就在一念之间。这也是为什么产妇生产都希望选择有经验的医生、助产士、医院的原因。这些经验和团队协作在关键的时刻能起到的是保命的作用。

然而,有些疾病是目前的医疗水平无法解决,对于老百姓来说,由于专业医学知识的缺乏,认为医生就应该负责解决一切疾患,解决不好就是医生的责任。加上医患 之间沟通不畅和一些利益驱动,部分人倾向于用暴力医闹来解决问题。对此,李道成坦言:"面对医疗事故,家属最明智的做法就是想办法尽快封存产妇产检和住院

病历,上面保存了大量真实信息,如果真是医生和医院的责任,这将是最有力的佐证。有些人也会提出质疑,医院方面偷偷修改病历怎么办?事发突然时间紧迫,篡 改的病历往往很难自圆其说,反而会给医院带来麻烦,现在很少医院会这么做。"

"上医治未病",产科并发症的预防应从产前开始,怀孕后应做好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妊娠合并症。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应提前住院。要杜绝在家分娩的陋习,凡有条件者都应到医院去分娩,千万别拿生命冒险。

陈慧也提醒思想负担沉重的准爸妈们,虽然上述提到的几类产科并发症均可致死,但发生率极低,产妇和家属不必过分忧虑惊慌,应保持乐观的态度迎接宝宝的到 来。如果总是忧虑,以致睡不稳、吃不香,将会影响妊娠期间的休息与营养,可能"恶魔之签"还没有来,营养不良反而来了。

谁都不想成为恶魔选中的人,但也意味着谁都有机会被选中。难道人类只能等到死亡降临时被动应战?

产科医生提醒,归结起来,造成产妇妊娠死亡的并发症主要集中在以下4(按发生率排名)。事实上,这些并发症都有高危人群,多加注意还是可以规避一些生产 风险。生产时,尽量选择设备完善、输血条件好的正规医院分娩,分娩时如出现胸闷、寒战等不适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以便医生尽早诊断处理。

评论:0  | 查看:1680

快来抢沙发哟~
共 0 条
1
确认评论

最新公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