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I的临床表现
IAI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包括母体发热(体温≥38℃),兼有下列一种以上的情况:母体心动过速(>100次/min)、胎心过速(>160次/min)、子宫紧张有压痛、羊水有臭味,末梢血白细胞计数>15×109/L [2]。据文献资料显示,表现为临床绒毛膜羊膜炎者仅占IAI患者约12.5%,其余大部分表现为亚临床感染,仅凭临床表现难以识别。以上指标也可能出现在其他情况,缺乏特异性,当出现临床症状时往往需要仔细的评估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例如母体脱水或其他器官系统的感染也会发热;早产、药物、心律不齐、缺氧、宫缩等都会导致胎心过速;分娩时产妇的血液中白细胞数也会增高,但一般不高于20×109/L,尤其当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并出现"核左移"时应怀疑感染。此外,子宫紧张及羊水臭味仅出现在4%~25%的病例中,且多出现在IAI晚期,缺乏敏感性,出现症状时往往妊娠结局不良。排除其他病因后,同时出现3个临床表现对IAI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当出现IAI的高危因素尤其是胎膜早破更能支持诊断[3]。
IAI的实验室诊断
序列方法学已经应用于检查羊水中微生物印记,但目前IAI的诊断金标准仍是基于传统标准的培养技术分离出病原微生物。普遍认为,羊水培养结合产后胎盘胎膜组织学检查是诊断IAI的可靠依据。绒毛膜羊膜培养出致病菌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胎盘胎膜通过产道时有可能受到阴道菌群的污染而出现假阳性。对组织性绒毛膜羊膜炎的病理学研究证实,浸润在绒毛膜和羊膜局部的炎性细胞均来自母体[4]。通过研究阴道、宫颈局部炎性改变对母体局部炎症反应(蜕膜炎期)进行监测,对早期发现亚临床IAI有重要意义。而在羊水中分离的白细胞则来自胎儿血循环,表明胎儿对羊水感染的反应。胎儿炎症反应的激活对预测胎儿预后及新生儿败血症、脑损伤等有重要价值。如果病理证实为脐带急性炎症,提示胎儿感染且预后不佳。可见,胎盘胎膜和脐带的组织学检查对诊断绒毛膜羊膜炎、确定IAI分期及预测胎儿预后有重要意义,推荐下列情况应行组织学检查[5]:怀疑或确诊感染;早产(尤其<34周);母体发热;羊水粪染或颗粒状;胎膜早破>24 h;新生儿入住NICU;胎死宫内;围产儿死亡;新生儿脐带动脉血pH<7.0;新生儿Apgar 5 min评分<6;新生儿正压通气>10 min;新生儿气管插管;新生儿抽搐。
文章来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年第6期/杜楚颖,张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