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年龄的非妊娠女性相比,孕期和产后由于血液呈高凝状态,心肌梗死危险因素的等级由3级增加到4级。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孕妇初期如何进行基本的药物治疗,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顿医学部的Pacheco教授等对此进行分类讨论,详细阐述用药基本原则和相关禁忌,并将结论发表在 Clinical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杂志上。
急性心梗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血小板凝集形成的)破裂导致冠状动脉的急性堵塞。部分堵塞导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完全堵塞引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动脉粥样硬化因素导致的心梗的原因包括动脉炎、冠状动脉夹层、原发性心肌病、来自左心腔或心内膜炎的栓子、主动脉夹层延伸至冠脉的动脉炎等。
心梗的症状比心绞痛的症状更强烈,一般持续15到20分钟。患者通常主诉胸痛或压迫感(有可能放射到下巴、颈部或前臂)、窒息感、呕吐、腹泻、眩晕。严重的病例可能表现为低血压和心源性休克。
非典型症状在女性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中常见,表现为尖锐的胸痛、无痛性心梗、消化不良、上腹部疼痛等。可疑的临床诊断通常由心电图的改变和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升高来确诊。患者按心电图结果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两者的区别决定治疗策略的不同。非ST段抬高型心电图通常表现为连续两个导联ST段的压低或者T波倒置,但也可能变化甚微,甚至是正常心电图的初始部分。
ST段抬高型心电图通常显示连续两个导联的ST段抬高,一个新发的或者不确定的左束支阻滞,或者显示右侧胸导联ST段压低(V1到V4),提示后壁心肌梗死。正常心电图并不能排除冠脉事件,高达18%的患者初始心电图正常却发生心梗。
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是心肌坏死最敏感和特异的指标。指标升高表明心肌坏死,某些其他情况也可能使其升高。心肌炎和心包炎,细胞因子类物质损伤心肌细胞,导致肌钙蛋白的渗出,指标上升。心室内部压力升高,例如急性肺栓塞,右心室压力升高或者高血压紧急事件中左心室压力急剧升高可能压迫心内膜下小血管,出现弥漫性的缺血和肌钙蛋白渗出。
症状发生4-6小时内,肌钙蛋白在血清中可以检测出,一旦升高,肌钙蛋白会持续1-2个星期。正常妊娠期间,肌钙蛋白不会升高,因此任何升高都被考虑为异常情况。总之,心梗的诊断基于临床表现,由心电图改变和肌钙蛋白升高支持。
文章来源: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