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仔细核对引产指征和预产期:防止医源性的早产和不必要的引产。
2. 判断胎儿成熟度:如果胎肺未成熟,情况许可,尽可能先行促胎肺成熟后再引产。
3. 详细检查骨盆情况:包括骨盆大小及形态、胎儿大小、胎位、头盆关系等,排除阴道分娩禁忌证。
4. 进行胎儿监护:在引产前应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了解胎儿宫内状况。
5. 评估并发症情况: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及产科并发症者,在引产前,充分估计疾病严重程度及经阴道分娩的风险,并进行相应检查,制定详细的处理方案。
6. 医护人员的基本要求: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引产方法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和处理,要严密观察产程,做好详细记录,引产期间需配备行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的人员和设备。
文章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