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急治疗后是否仍需要用保胎药物维持?
维持使用保胎药物对预防早产及改善新生儿预后是无效的,所以不建议使用。一项荟萃分析显示使用硫酸镁维持治疗组与使用安慰剂或在最初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治疗组在预防早产及改善新生儿预后方面无明显差异。同样也不建议维持应用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来延长孕龄或预防早产。FDA明确警告孕期不能长期口服特布他林。因为缺乏有效性和其潜在的母体风险,FDA声明口服特布他林不能用于所有的早产保胎治疗,而注射用特布他林仅能用于住院患者,并需要严格监测,且应用时间不能长于48-72小时。硝苯地平的维持治疗相对于安慰剂也没有明显的延长孕龄或改善新生儿预后的作用。阿托西班的维持治疗是唯一与安慰剂相比能延长孕龄的治疗,但美国没有阿托西班。
抗菌药物治疗是否对先兆早产有意义?
宫内细菌感染时早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孕龄小于32周者。理论上认为感染和炎症与宫缩相关。基于这个概念,很多临床随机试验研究了抗生素用于未破膜先兆早产是否能延长孕龄并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然而,大多数研究并未显示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有一项对八个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抗生素组与安慰剂组在延长孕龄、预防早产、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败血症方面没有差异。实际上,抗生素使用可能导致长期的危害。因此,抗生素不建议用于未破膜的先兆早产患者。但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先兆早产患者及B型链球菌携带者建议使用抗生素治疗。
非药物治疗对保胎有效吗?
评估早产的风险仅仅依赖于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是错误的。以前,当先兆早产可疑症状出现时,临床医生在用或不用镇静剂减少子宫活动性的基础上,建议孕妇减少活动并增加水的摄入(水化)。多数专家主张待宫颈扩张或展平后再使用保胎药物。但是,预防性治疗(包括保胎药物使用、卧床休息、水化、镇静剂使用)对有早产风险但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已经证实是无效的。虽然建议对有症状的患者采用卧床休息和水化治疗,但这些措施并未发现能有效防止早产,故不能常规推荐。另外,也不能低估其潜在的风险包括静脉血栓形成、骨质脱钙、去适应作用(长期失重后心血管机能的一种改变)和其他一些消极作用(如失去工作)。
多胎妊娠的孕妇早产管理有区别吗?
对多胎妊娠的孕妇,保胎药物有更高的风险,如肺水肿。另外,预防性使用保胎药物治疗并不能降低这些孕妇的早产风险或改善新生儿预后。没有充分数据表明对多胎妊娠患者孕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明显益处,但由于单胎妊娠患者在孕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明显有益,多数专家仍建议对多胎妊娠先兆早产的患者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同样推及使用硫酸镁保护胎儿神经。
文章来源:妇韵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