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内科积极保守治疗48 h以上,病情无好转者,出现胰腺坏死和感染,胰腺脓肿,大量腹腔内渗出液,以及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需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针对胰腺本身的手术,如胰腺包膜切开术,胰床置管引流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胰腺切除术。另一方面是针对与胰腺炎有关的胆管疾病的手术,如胆总管探查,胆囊切除术等。
Date等分析报道在12例胆石症所致的胰腺炎中,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组的胎儿死亡率分别为8.0%和2.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保守治疗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早产发生率和胎儿死亡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产前手术和内镜干预者的早产率和复发率较保守治疗者更低。
ERCP可用于极需治疗性干预的患者,通过限制离子辐射暴露时间,保护骨盆和胎儿避免直接辐射,可以将辐射量减少至远低于胎儿致畸量以下。ERCP在妊娠期应用最常见的指征是胆总管结石,其次为胆石症引起的胰腺炎。妊娠期最常见的治疗性ERCP干预为括约肌切口取石术,主要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胆管炎、持续性胆道梗阻、胆囊切除术后和不愿接受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但是对无严重胆管炎的重症胰腺炎者的应用有争议。另外,也有针形刀困难乳头括约肌切口术应用于妊娠期患者的病例报道。另有学者主张行胆管扩张,不作括约肌切口取石术,以减少括约肌切口取石术的并发症。但是胆管扩张术有胆管闭塞、胆管炎和再次手术治疗的风险。
妊娠期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可以行胆囊切除术治疗。影响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因素包括孕周、胆总管有无扩张、有无胆管炎和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根据2005年英国胃肠病学会指南,对妊娠期轻度和中度急性胰腺炎早期行择期胆囊切除术有争议。报道显示将胆囊手术延迟至产后,胎儿丢失、早产和低体重儿出生的风险升高,近60%的患者再次妊娠时有急性胰腺炎的复发,且住院时间明显增加,死亡率和复发率显著升高。有学者认为由于孕中期胎儿各器官发育已经完成,子宫体积不大,不妨碍手术野,便于手术操作,自然流产率也较孕早期低,孕中期对母亲和胎儿较安全,是最佳的手术时间。也有观点认为整个孕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都是安全的,不会增加母亲和胎儿的风险,若妊娠期有症状的胆石症患者将手术干预推迟至孕中期,可导致自然流产率升高和早产。
胆囊切除术有两种方式,即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妊娠期患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麻醉药用量,快速恢复规律饮食,对子宫刺激较少,更能发现其他疾病,更早期的活动能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但是腹腔镜手术时气腹对胎儿生理有改变,CO2可导致胎儿酸中毒。
文章来源:本文刊于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 2012, 1(1):61-64/甘婷、肖国宏、陈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