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脱垂发生初期的最佳处理方式

来源: 助产士网        浏览量:2701

分享到:
0
0

     (1)孕妇宫口开全前,确诊发生了脐带脱垂,应立即通知助手,做好剖宫产相关术前准备。

     (2)不建议为了延长妊娠时间,人工改变位于胎先露前方脱垂脐带的位置(脱垂脐带的还纳术)。

     (3)为了防止血管痉挛的发生,应尽量减少对阴道外脱垂脐带的操作。

     (4)使用人工操作或者充盈膀胱等提高胎先露的位置可预防脐带压迫。

     (5)脐带压迫也可以通过孕妇采用膝胸位或左侧卧位(同时保持头朝下,将枕头放于左髋部下)来预防。

     (6)如果为防止脐带压迫而进行相关操作后,胎心率持续性异常,尤其是因各种情况引起分娩延迟时,在进行术前准备的同时应行保胎治疗。

     (7)尽管在术前准备过程中,上述操作存在潜在的益处,但应保证其不会导致不必要的分娩拖延。

       解读:一项临床试验对8例脐带脱垂孕妇中的5例进行了脐带还纳术,且这5例孕妇均进行了阴道分娩。在脐带还纳过程的前、中、后期均持续进行胎心监测,发现在脐带还纳过程中均出现约4 min的胎心延长减速,其中2例胎儿(40%)在胎心减速后存在持续性胎儿监护异常,且出生后脐动脉血气pH<7.25,8例胎儿均没有发生新生儿死亡,且5 min Apgar评分均≥7分,但是没有其他短期或长期结局的随访相关报道。上述研究样本量不足且缺乏后续结局随访结果,还不足以支持脐带还纳术的使用,所以在术前准备的过程中不建议将脐带还纳作为暂时性的处理手段。

       指南指出:对脐带进行人工操作以及脐带暴露于空气中可能会引起反应性血管收缩以及胎儿缺氧性酸中毒。因此,有些专家建议用温热的生理盐水浸泡无菌棉签或棉垫后包绕脐带,但是这项操作的益处还未经临床试验证明。

       牛津大学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对132例脐带脱垂病例进行了提高胎先露的作用评估。排除胎儿死亡原因是极早早产以及致命性畸形后,在剩下的121例病例中,只有1例胎儿死亡原因是新生儿窒息,且其死亡原因与从家中转移至医院所导致的救治时间延迟有关,所以认为提高胎先露可以减少对脐带的压力,可以防止血管闭塞的发生,与母胎良好结局有一定关联。提高胎先露的具体操作分为两种,一是人工操作,将带有无菌手套的两根手指伸入阴道,将胎先露向上推,再在耻骨弓上提供向上的压力,但是需注意的是,过度地操作可能会引起脐带脱垂程度更加严重;二是膀胱充盈,如果从诊断明确到胎儿娩出的间隔时间可能延长时,那么通过充盈膀胱可更有效地提高胎先露,具体方法为孕妇呈头低脚高位,放置导尿管,逐渐灌注500~750 mL液体后夹闭导尿管,以快速充盈膀胱。但是如果已经采用人工操作提高胎先露后,再使用膀胱充盈不会改善新生儿结局。注意,不管是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均应在分娩前排空膀胱。保胎治疗可以减少子宫收缩以及限制心动过缓,所以如果存在胎心率持续性异常,特别是因各种情况引起分娩延迟时,在进行术前准备的同时应行保胎治疗,具体用法为皮下给予特布他林0.25 mg。

      文章来源:德州围产保健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