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医团队倾力科普之盆底康复

来源: 助产士网        浏览量:5403

分享到:
0
0

文章作者:重医大附一院产科 朱建华。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当上了妈妈,生下一个胖娃娃,全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亲戚朋友送来了祝福与鸡鸭,"哈哈…"聊得正高兴,开口大笑的新妈妈突然叫了一声"糟糕!",笑声戛然而止,因为她感到小便又"挡不住"了。自从有了这个憋不住尿的困扰之后,新妈妈不得不很"淑女",即使非常开心也不能开怀大笑,上下楼梯也只能莲步轻摆。此类疾病"不要命",但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和生活质量,被喻为中老年女性的"社交癌"

女性的盆底主要是由肌肉和筋膜组成的,它就像吊床一样,在会阴肛门处托起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器官,维持女性的排尿动作、排便、性生活快感等多项生理功能。任何原因导致盆底结构损害,就会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vic floor disfunction,PDF)。它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evic organs prolanse POP);性功能障碍(sexual disfunction SD);尿失禁(urinaryincontinence UI);粪失禁(fecal incontinence FI)。据报道,中国45%的已婚已育妇女患有不同程度的PDF。在国外,产后妇女大约有1/3 有尿失禁;1/10 以上有粪失禁;1/7 以上有盆腔器官脱垂现象。

妊娠和分娩是大多数女性都要经历的生理过程,而这些生理过程是造成盆底肌肉损伤与松弛的首要原因。妊娠及产后对盆底组织的损伤主要表现在激素水平紊乱,弹性蛋白分解或溶解增加,盆底肌肉神经和血管创伤。盆底肌肉由2种肌纤维组成:类肌纤维(慢收缩纤维与脏器支持作用有关,类肌纤维快收缩纤维参与腹压增加时尿道关闭过程。怀胎十月,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压力均指向盆底肌肉,再加上子宫重量的日益增加,盆底肌肉也在持续受压中逐渐松弛。一旦盆底肌肉发生松弛或破损,其支持作用就会减弱,继而盆腔器官发生移位,PDF便不请自来。

所以,产后若不及时加以康复和治疗,就可能会给她们带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严重后果。而产后早期经肌力检测及电诊断评估后开始进行盆底康复治疗,可预防和减少产后尿失禁、阴道脱垂、性功能障碍等PFD症状。故欧美国家对所有的已育妇女常规进行盆底功能检查,对产妇产后42天常规做盆底康复训练。另外,其他推荐辅助盆底康复治疗的病症:如慢性盆腔疼痛,反复阴道炎,肥胖、腹肌分离,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轻、中度阴道前后壁膨出,轻、中度子宫脱垂,泌尿生殖漏修补术后辅助治疗。

盆底康复治疗十分安全,具有无创、无痛、无需服用任何药物、可重复等优点,而为广大女性接受。主要方法包括盆底肌锻炼、电刺激及生物反馈等。

盆底肌肉训练方法(最常用kegel训练法):1948年由ArnoldKegel 首次提出。盆底肌锻炼治疗已有70年历史,经过不断改进,盆底肌肉康复更为有效。具体做法为:做缩紧肛门阴道的动作;每次收紧不少于3秒后放松;连续做15-30分钟;每日进行2-3次;6-8周为1个疗程;4-6周产妇有改善;3个月明显效果。锻炼时切记:尽力避免腹肌及双侧大腿附近的肌肉与盆底肌肉同时收缩,否则事倍功半。

盆底电刺激治疗:电刺激是一种较早且被国内外用于临床的防治盆底肌肉损伤及萎缩的方法。目前研究发现,电刺激对盆底肌肉损伤引起的肌萎缩,可增加肌细胞的质量与数量,促进肌肉收缩功能的恢复,可感觉到运动神经纤维的恢复。临床上电刺激常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采用模拟的声音或视觉信号,反馈提示正常及异常的盆底肌肉活动状态,使产妇或医生获得正确的、更有效的盆底训练方法。整个治疗就像玩电子游戏一样,能一边训练一边看着自己的运动曲线。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的最终目标是患者在没有生物反馈设备的帮助下进行盆底肌肉训练。一旦获得满意效果,就可转为行为治疗,即盆底肌肉训练。

治疗后最明显的效果是什么漏尿现象减轻甚至消失,缩肛力度增加,阴道壁收缩力度增加,性生活质量改善,生理和心理上有明显好转和改善,并减低产后远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避免或者延缓手术干预。

怀孕、生产是绝大多数女人的人生必由之路,善待自己,关爱盆底,及时康复,防止后患才是明智的做法。尝试一下盆底康复治疗,也许那些遗失的美好都会慢慢寻找回来,为人母的幸福感也会因此更加纯粹。

来源:重庆围产微信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