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妊娠期缺铁、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及其对妊娠的影响,补铁对妊娠不良结果的作用,补铁引起的潜在副作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妊娠,缺铁,贫血,补铁,副作用
传统观点认为,妊娠期机体需铁量增加,容易发生缺铁和缺铁性贫血,所有孕妇均应常规补铁。但近年来不少研究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对孕妇进行常规补铁应符合
以下前提:(1)孕妇普遍存在缺铁和缺铁性贫血;(2)缺铁和缺铁性贫血与妊娠不良结果存在因果关系;(3)补铁治疗对妊娠不良结果有预防作用;(4)常
规补铁无明显的副作用。下面就这些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1 妊娠期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
由于
妊娠3个月后血容量增加,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相对下降,出现血液稀释现象,通常Hb下降20g/L左右,在妊娠次3月降至最低点,妊娠末
期渐回复到孕期水平。Hb在正常妊娠水平下降2个标准点以上即可诊断贫血。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妊娠贫血的标准为Hb<110g/L,后来疾病控制
预防中心将此定义进行了修正,使其更为具体,即孕期前3月和后3月Hb<110g/L,次3月Hb<105g/L或红细胞压积(Hct)
<0.32[1]。由于国人基础Hb较低,国内将孕期贫血标准定为Hb<100g/L,红细胞计数<3.5×1012/L。
孕期缺铁和缺铁性
贫血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可能与居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和原虫感染等因素有关。同一个体不同时间内血清铁蛋白测定值变化可达25%,血清铁、血清
铁蛋白和血红蛋白还受血浆容量的影响。国内妊娠期患病率为10%~20%,个别报道高达44%~48%[2]。某些发展中国家妊娠贫血发生率更高,大约为
50%~70%[3]。
缺铁是妊娠期贫血最主要的原因,缺铁性贫血占孕期贫血的90%以上。Perlas等观察了妊娠不同时期Hb、血清铁、
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的变化,发现妊娠期次3月和后3月渐降低,缺铁的发生率妊娠初期最低,末期最高,认为这是随着妊娠的进行,铁储存逐渐下降的结
果[4]。国外有一报道,根据骨髓像和骨髓染色铁分析发现晚期妊娠妇女隐性缺铁症高达92.5%[5]。Hollan等认为妊娠期低铁血症并不是真正意义
上的缺铁,而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6]。
2 缺铁和缺铁性贫血对孕妇的影响
通常认为由于
Hb和血氧饱和度降低,导致孕妇容易疲劳,工作效率降低,抵抗力下降,对分娩时失血和手术的耐受性降低[7]。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缺铁不会导致感染率增
加[8]。缺铁与感染的关系已争论了60余年,至今尚未得出肯定的结论。瑞典的一个研究表明贫血和非贫血妇女在感染、疲劳、头痛、缺勤等方面并无差别
[9]。El-wood等发现贫血妇女工作效率降低常见于贫血较严重的情况(Hb<70~80g/L)[10]。
3 缺铁和缺铁性贫血对胎儿的影响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缺铁和缺铁性贫血与妊娠不良结果如新生儿低体重、早产、死胎等有密切关系。Macgregor测定了肯尼亚3950例孕妇Hb水
平,正常组(Hb≥89g/L)低体重新生儿发病率为13%,轻度贫血组(Hb75~88g/L)为32%,重度贫血组(Hb≤74g/L)为42%。3
组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22‰,29‰和50‰。正常组死胎发生率为51‰,贫血率为147‰。严重贫血组先兆子痫发病率高达22%[11]。其它发展中国
家很多研究亦获得类似结果。在疟疾流行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严重贫血(Hb<80g/L)孕妇的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为65%[12]。印度的一个调查发现重
度贫血(Hb<60g/L)的孕妇,新生儿低体重和早产率显著增加,但轻度至中度贫血(Hb61~100g/L)的孕妇则无明显变化[13]。最近还有研
究发现,妊娠早期缺铁性贫血常伴有新生儿低体重和早产率增加,但在妊娠后期没有发现两者之间有何关系[14]。值得注意的是,威尔士一个涉及54000名
孕妇的协作研究发现,无论是Hb降低(<104g/L=还是增高(>132g/L)的孕妇,其早产、新生儿低体重、围产期死亡率均高于Hb正常的孕妇
[15]。爱尔兰的研究亦表明Hb水平增高的孕妇,其发生早产和低体重更为明显,而贫血没有明显影响[16]。这些研究结果提示,高Hb水平同样会对胎儿
产生不良影响。
尽管缺铁和缺铁性贫血与早产、低体重等有密切关系,但由此推断这是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直接作用的结果,尚无足够的说服力。多数研
究没有排除引起早产和低体重的其它因素。在某些发展中国家,严重贫血通常是由于疟疾和其它寄生虫病所致,严重贫血又意味着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的低下,其它
营养物质的缺乏,这些因素可能对妊娠结果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17],而缺铁仅是一种伴随现象。
4 补铁对妊娠结果的影响
补铁可以使孕妇的血液指数得到改善,这已有较多文献报道,但是补铁能降低妊娠不良结果的发生率的证据甚少。肯尼亚的一个研究表明,中重度贫血
(Hb≤88g/L)孕妇行硫酸亚铁治疗的,发生妊娠不良结果的危险性下降,治疗组早产率为9%,死胎率为26‰,非治疗组早产率为35%,死胎率为
175‰。但铁剂治疗对轻度贫血孕妇无明显作用[11]。尼日利亚有一报道,严重贫血(Hct<0.25)的孕妇服用硫酸亚铁、叶酸和氯喹后,贫血基本纠
正(Hct>0.30)的孕妇,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为35%,明显低于贫血未被纠正者(54%)[18]。这些关于补铁效应研究的结论值得重新考虑,因为
孕妇不仅服用铁剂,还同时服用叶酸、维生素,甚至抗疟药等,治疗组观察到的有关作用不能单纯归因于铁的补充。对于回顾性研究,因口服铁剂的孕妇可能具有更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保健知识,后者可减少妊娠不良结果的发生。大量研究表明,常规补铁的孕妇与服用安慰剂的孕妇相比较,两者之间的先兆流产、产后出
血、产褥热、胎盘早剥、胎盘滞留、胎儿窘迫、新生儿死亡、新生儿低体重、妊娠周数等无显著差别[19~21]。两者之间的一般状况。工作效率、运动时气促疲劳感等亦无明显差别[22]。
5 常规补铁的副作用
口服铁剂常见的副作用为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和便秘等,从而加重孕妇原有的胃肠疾患和早孕反应,使孕妇食欲和吸收功能进一步减退。过量铁储存可引起少
见的血色素沉着和含铁血黄素沉积症。过量铁储存还可通过铁结合蛋白和铁催化的自由基释放,激发和促进细胞的恶变,而应用铁赘合剂。自由基拮抗剂和抗转铁蛋
白受体单克隆抗体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23]。氧自由基除了诱发癌外,还可造成各种组织细胞的损伤,导致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病理变化;氧自由基还参与
了衰老和血栓形成[24]。体内铁过多可以导致感染和新生儿的畸形。如前所述,Hb水平增高的孕妇,发生妊娠不良结果的危险性增加。Hb水平正常的孕妇预
防性补铁可使Hb水平进一步增加。妊娠期低铁血症象血液稀释对妊娠高凝状态的一种调节机制一样,它有助于防止感染的发生,防止胎儿增殖活跃的组织细胞的恶
变。
综上所述,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地区差异较大,严重贫血与妊娠不良结果密切相关,应在补充铁剂的同时补充多种维生素、钙、叶酸及多种微量元素
等。当贫血纠正后,补铁即应停止。多数研究表明轻度贫血和缺铁对妊娠不良结果无肯定作用,且常规补铁不仅不能降低妊娠不良结果的发生率,而且还可能引起潜
在的副作用,因此就妊娠期是否需常规补铁,目前尚有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来源:中国妇产科在线 作者:田玉芹|杨存珍|贺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