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护理新模式对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来源: 助产士网        浏览量:2096

分享到:
0
0

  从剖宫产发展的历史来看,国外剖宫产率在20世纪60~70年代迅速上升,至80年代趋于稳定,到90年代已开始逐步下降。而国内的剖宫产率在 近20年迅速上升,目前国内报道的剖宫产率大多数在40% ~60% ,甚至高达70% ~80%。因此,为了母亲和孩子的健康,应合理利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孕产妇进行人性化服务,让更多的孕妇选择自然分娩,有效降低剖宫产率。

   产科护理新模式包括: ①提供生理、心理、体力、精神全方位的支持,鼓励孕产妇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 ②允许孕产妇在待产过程中自由体位,鼓励进食及选择分娩体位; ③严密观察产程进展,监护母婴状况,及早发现异常,及早处理;④需要时提供安全、必要的医疗处理,减少不必要的干预; ⑤对每一位产妇提供分娩镇痛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分娩疼痛。

  1 做好产前保健及产前教育

  1.1 让孕妇、丈夫及家属转变错误的思想观念 对分娩和剖宫产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1.1 分娩是人类繁衍的自然生理过程 影响分娩的4个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母亲的精神心理因素。若各因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胎儿能顺利经 阴道自然娩出,为正常分娩。产妇和胎儿都具有潜在能力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娩过程。其中产力和精神心理因素可以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来解决。剖宫产属于医疗干 预,在分娩过程中应减少不必要的干预,过多的医疗干预终将给人类健康带来"灾难"。使人类逐步失去自我调节的繁衍能力。
  1.1.2 经阴道分娩符合母儿自然生理规律 应为主要分娩途径,应尽量创造条件,保护、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
   1.1.3 剖宫产 是切开腹壁及子宫壁取出胎儿及附属物的方法,为病理产即异常分娩,是一种非自然生产过程,虽然比较安全,但毕竟是剖腹切子宫的手 术,并非绝对安全,必须承担麻醉风险、手术并发症以及更多的医疗费用、更长的住院时间等,剖宫产只能作为一种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用的手术,而非自然分娩 的捷径。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和处理高危妊娠的有效手段,大大降低了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但剖宫产率无限增高并不能进一步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及死 亡率,反而增加了产妇的并发症。

  1.2 孕妇饮食健康教育 通过教育益于孕妇身体健康,有效降低高危妊娠的发生率,为自然分娩创造有利条件。

   1.3 除了一般的产前宣教以外,还要进行个性化服务 收集每个孕妇的健康状况,自理能力、个性、习惯、文化背景、家庭及社会支持等状况,评估孕妇的需 求,确定其现有和潜在的健康问题、护理目标并实施有效的措施,减除孕妇及家属对自然分娩的忧虑,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为良好的医患关系打下基础。

  1.4 产科模式 改变以诊疗组形式进行产前、产时、产后一条龙服务,对高危孕妇设专案专人管理,积极防治孕期并发症和妊娠合并证,及时发现孕妇高危因素,减少剖宫产概率。

  1.5 医院要设法扩大产前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广泛宣传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利弊,号召全社会积极参与、支持和理解自然分娩,让全社会携手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张晓秋 单位: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妇幼保健院

热门推荐: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