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介绍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的护理管理。护理人员素质管理包括全面的业务技能、优质的服务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安全管理和护理质量
管理等,使人力、物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区域内的卫生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危重症孕产妇 救治中心 护理管理
危急重症孕产妇是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范围内发生的严重威胁孕产妇及围产儿生命的急危重症[1]。抢救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
亡率。而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值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的三项重要指标。根据广州市妇幼保健系统降低孕产妇死
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精神,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加强危急重症孕产妇的管理,我院产科于2004年8月被批准正式成立广州市黄埔区危重症孕产妇救治
中心。3年来,救治中心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起到了较大作用,现将救治中心的护理管理工作报告如下。
1 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的基本情况
救治中心负责承担广州市黄埔区危重症孕产妇的救治工作。中心设有专科主任1名,副主任2名,科护长1名,区护长2名,主治医师5名,医师10名,护士23
名。设有重症监护产房及监护病房各1间,单间病室利于抢救及监护,中心内备有心电监护仪一台,胎儿监护仪三台,急救车两台,新生儿抢救设备三套。产房内设
有专用手术间,有利于急诊剖宫产进行。
2 护理运作模式
2.1 入院前护理
救治中心收治的患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产检过程中发现高危因素的孕妇设立高危妊娠登记并转高危门诊,密切监护高危孕妇的产前情况,有异常立即收入院监
护;另一种是对其他医院转来的孕妇,直接收入救治中心产房监护及抢救。黄埔区工业园遍布广阔,流动人口多,他们进行产检的意识较薄弱,一部分没有进行正规
的产检,另一部分只会在所在工厂附近的一、二、三级医院产检,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当地医院不能处理,孕妇从外院转来时病情已比较危重。患者有些是通过
120急救中心送来的,有些是对方医院救护车直接转送来的,而有些医院没有救护车运送的,我们救治中心就会与本院急诊室联系,派救护车前往对方医院接孕妇
回院诊治,救护车上配备除常规的抢救设备外,同时还备有接生用物、胎心多普勒及新生儿抢救用物等,配备产科医生及护士各一名,运送过程中出现危急情况及时
处理。转运患者途中医护人员做好病情评估,电话通知救治中心工作人员备齐物品,随时接诊患者。
2.2 入院及接收时护理 所有危急重症孕产妇急诊入院时全部安排收住产房重症监护病房,安排单间病室以避免声光刺激。接诊护士认真听取门诊或外院转诊随车来院医务人员交接班,初步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患者基本情况。
2.3 接收后护理
接收危重症孕产妇后,当班护士根据孕产妇的病情迅速评估现场人员及再次评估物品是否充足,病区护士长或组长根据抢救现场情况安排护理急救小组到场协助抢
救,如病情较稳定或病情危重经抢救后稳定的,设立专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护理并做好护理记录。
3 护理人员素质管理
3.1 全面的业务技能
我们要求危重症救治中心全体护士有护士执业资格,必须经专科培训及在产科病房工作三年以上,参加助产技术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同时熟悉
各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以适应救治中心的要求。加强产科专科理论及技术的培训,救治中心根据产科危急重症抢救标准制订了各种妊娠疾病急救流程,定期组织
全体护士学习及考核。每季度考核急救技术,包括简易呼吸器使用、心肺复苏术及新生儿复苏术。每年安排护士参加广州市或黄埔区妇幼保健系统举办的新生儿复苏
技术学习班,提高全体护士的急救技术水平。
3.2 严谨的工作作风及优质服务态度
为保证救治中心正常运作,我们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及服务流程,从接电话应答规范到接诊礼仪规范及病房服务规范,每天对当班护士进行督促及质控。"管理就
是服务",护士长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2]。救治中心的护士长运用PDCA循环法[3],进行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确定管理目标,制定、实施措施。在检查阶
段重点检查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团队精神、操作与理论考核成绩、患者满意度、工作人员间的评价、业务学习情况、各专管项目的管理情况等,使救治中心护理人员
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及优质的服务态度,保证护理质量的管理。
4 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的管理
4.1 护理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护理安全管理是指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把差错
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确保患者安全,防范意外事故,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创造一个安全高效的医疗护理环境。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基础,是优质服务的关键
[4]。为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进行,我们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按照医院特殊科室的质量控制标准来评价护理质量,并结合实际制定产房护士工作质控标准,每
季度对救治中心全体护士进行评价,指出每位护士存在问题,督促其改进,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缺点,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4.2 设备的管理
救治中心所有设备均有专人负责管理及保养,每月检查一次,检查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每班护士接班时检查急救物品和药品是否齐全,点数登记,保证急救物品的完
好率保持100%;对贵重仪器做好每班点数、检查、登记,发现运转不正常及时通知修理,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作。
4.3 护理质量管理
4.3.1
成立产科护理急救小组,急救小组成员主要由临床工作经验丰富的产科专科护理人员组成,家庭居住离医院较近,当救治中心需要时能在15~30
min内返回病区。急救小组进行三线值班,一线为抢救小组长共2名:二线为产房护士共8名;三线为爱婴区护士共6名。当救治中心收治危重症患者时,当班护
士评估抢救现场,通知病区护长再通知一线人员即急救小组长到场协助抢救,小组长到场后根据抢救进程随时调动二线及三线人员到场抢救,并安排专护,直至抢救
结束。病区护士长每月检查急救小组工作落实情况,做好登记。
4.3.2
救治中心护士长根据医院护理部的要求,每天坚持进行晨间护理业务查房,指出夜班护理工作存在问题,及时督促夜班护士整改,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出现,并设立护
理质量检查记录本,做好登记,登记结果与护理人员年度考评挂钩,督促全体护士严格按照各项规程工作,以保证夜班护理工作质量。日间,病区护士长现场巡查护
士进行护理操作的规范性,护理措施的落实及效果,及时进行指导,以保证护理质量。为提高救治中心护士的业务水平,病区每周进行护理查房一次,查房内容包括
特殊病例或典型病例的护理措施、护理表格书写存在问题及正规书写方法、产科常见疾病急救流程以及护理核心制度、规章制度等。通过学习,增强了全体护士的业
务素质及急救水平。
4.3.3 当救治中心接收特殊患者如一些经济困难的患者时,为了不延误抢救时机,我们中心与医院建立了绿色通道,绿色通道制度按照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使医务人员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不因收费的限制而延误抢救时机,做到了以病人为中心,优先抢救患者的目的。
5 成效
3年来共收治危急重症孕产妇52例,主要集中在黄埔区及周边地区,孕产妇年龄20~39岁,孕周26~41周,收治的病种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7例,妊
娠合并心力衰竭7例,前置胎盘7例,胎盘早剥5例,脐带脱垂2例,子宫破裂1例,产后出血10例,合并其他内科疾病3例。通过积极抢救治疗及精心护
理,52例妊娠结局良好,无孕产妇死亡病例发生。
6 体会
自成立了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以来,我科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资源,提高了区域内的卫生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梁玉莲 单位: 来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