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双胎妊娠分娩的最优孕龄

来源: 助产士网        浏览量:2261

分享到:
0
0

双胎妊娠的最优孕龄一直以来都是个未知数。有几项回顾性研究表明,妊娠 37 周至 39 周之间死产发生的风险会有所增加。因经常发生死产的孕龄一直不明确,相关学者用分娩时的孕龄替代。这也许在单胎妊娠时比较合理,因为胎儿一旦被确诊为死胎可以立刻进行引产。

然而,在双胎妊娠中,一胎死产将影响另一个未发育成熟的胎儿,为了保住幸存的胎儿,产妇只能待其发育成熟再进行分娩。因此,分析结果表明,过期妊娠时死产发生风险将会增加,而中期妊娠的死产风险会有所降低。

胎盘绒毛膜性被视作双胎中死产的风险指标,但是目前没有大型研究的数据提及胎盘绒毛膜性。尽管一些小型的前瞻性研究在诊断一定孕龄的胎盘病理时有较精确的数据,但他们未能对围产期死亡率进行评估。

因此,Wood S 和 Tang S 等人开展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来调查孕龄与双胎死产之间的关系,目的是探究权衡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的风险之后的分娩时的最优孕龄。研究结果于 2014 年 5 月 29 日发表于 General obstetrics 上。

该项研究纳入了 1992 年至 2007 年之间加拿大阿尔伯塔省 81 所医院中 623688 多名存活天数≥23 周的新生儿。数据来源于阿尔伯塔省围产期卫生项目的数据库。研究将死产定义为妊娠≥20 周,死于母体子宫内或者是出生体重≥500g 的胎儿。将新生儿死亡定义为出生 28 天后的死亡的胎儿。

研究结果表明,在 623688 名新生儿中,有 17724 名是双胞胎其中,有 236 名是分娩前死产,26 名分娩期死产,244 名为新生儿死亡。排 除先天畸形死亡的干扰,胎儿死产率在妊娠 38 周时达到峰值 7.0/1000。而新生儿死亡率从妊娠 24 周后持续下降,并在妊娠 36 周时达到最低值。在多变量分析中,小于胎龄儿和出生体重差异 >20% 可以增加死产的风险,但这种增加在过期产中不明显。

大部分死产发生于单绒毛膜双羊膜囊性双胎,调查显示妊娠 37 周时,其死产的估计风险为 2.3/1000,38 周时,死产的风险为 17.4/1000。

根据围产期风险比率,可以权衡死产以及新生儿死亡的风险,即对于单绒毛膜双羊膜囊性双胎,建议在妊娠 36 周时进行分娩;对于双绒毛膜双羊膜囊性双胎,建议在妊娠 37 周或 38 周时分娩。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