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巨细胞病毒感染产前诊断的研究进展

来源: 助产士网        浏览量:2559

分享到:
0
0

在近期召开围产医学新进展高峰论坛上,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胡娅莉教授发表了一个关于妊娠期巨细胞病毒感染产前诊断的学术演讲。

人 体感染CMV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发感染,指初次感染,可以为显性感染,也可以是隐性感染;另一种是再发性感染,指体内潜伏的CMV再活动,或再次感染 外源性病毒株。妊娠期CMV原发感染率为1%~4%,继发感染率为10%。长久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产科医生,一方面是因为CMV是宫内感染最常见的病 毒,是与感染相关的胎儿出生缺陷和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与其他被人们更为熟知的先天性疾病相比,如唐氏综合征、新生儿酒精综合征和脊柱裂等,先天性 CMV感染所致的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更多;另一方面,虽然深知其危害,却缺乏有效的干预措施。基于出生缺陷的防治,诊断妊娠妇女的CMV感染应明确该妊娠 妇女是否存在CMV感染、何时感染及感染的类型,进而判断有无宫内感染(有症状/无症状),最终评估新生儿感染情况和迟发性后遗症问题等。就上述问题胡娅 莉教授不仅畅谈了国内外一年来最新的进展,还以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分析了几个研究的局限性和面临的问题。

一、 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母体CMV感染阳性,所以孕妇不需常规进行CMV筛查,但需要明确母体感染状态,因为母体为原发感染时,宫内感染风险高,所以怀疑母体是 原发感染时最好的诊断标准是血清转换试验,但CMV在人群中感染率>96%,所以基本不能实现血清抗体转换实验。目前最常用的是抗体亲和力指数 (AI),母体IgG抗体AI值<30%,提示母体有近3个月内的原发感染,胎儿宫内感染的风险达30%-40%,AI值>50%则排除原发 感染,宫内感染率不足1%。

二、 对原发感染孕妇应确定胎儿是否感染。确定胎儿是否感染的方法通常采用羊水穿刺,但羊水穿刺的时机很关键,要定在发现母亲原发感染后6-8周,或妊娠21周 后,这时胎儿已基本发育成熟,能很好地产生尿液,否则假阴性风险增高。确定胎儿先天感染时,应密切(每2周)超声随访其表型。

三、 最难判断的是受染胎儿是否有不良预后,以及是否需要终止妊娠。判断的方法有从超声、MRI表型判断胎儿受累,研究表明从超声预测预后还是有很好的帮助。从 血小板、肝功能预测预后,肝功能无明显特异性,但血小板减少或正常对CMV的感染有预测作用。如果能把超声和生物学指标联合起来预测,那么CMV原发感染 问题的解决就指日可待了。但这项技术目前还不能做到,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待技术成熟有望很快用于临床。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