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紫色"宝宝案例讨论

来源: 助产士网        浏览量:2730

分享到:
0
0

"面部紫色"宝宝分娩第四天。 一大早孟雪老师、艾琳老师、王婷老师来到产科,就面部紫色宝宝案例进行大讨论。当班的产科医生、助产士、护士全部参加。

        首先由当天分娩在场的医生对情况进行叙述:妈妈韦修腾,29岁,孕2产2,孕40周+2,12月29日10:52分娩,3280g,评分10分。宝宝出头很顺利,羊水清,呼吸建立很快,晚断脐,在妈妈腹部进行眼睛对眼睛、皮肤对皮肤地接触,虽然哭声小,但是身体颜色是粉色,口唇红色,只有脸部是紫色。

       其次,当天接生的助产士发言:由于是第二胎,总是想着教科书上,宫口开大3-4厘米就上台准备,没有准确地评估到上台接生的时间,用力有些过早,但是整个过程是非常顺利的,羊水清。

       儿科医生发言:一般情况下,刚出生的新生儿在受凉受压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宝宝口唇、手足及甲床下紫绀;或者剧烈哭闹、屏气发作、食管反流等引起的呼吸短暂性停歇,可引发全身紫绀;或者在生产过程中新生儿受到外力损伤,如产程过长、加腹压导致胎儿受压,其特点是先露处有受压痕迹,并伴有局部青紫水肿,甚至可能还伴有出血点;或者助产士挤压新生儿口鼻中的羊水,用力猛过大可以出现新生儿面部出现青紫,也可能伴有出血点。但是通过以上接生者的描述,并不存在这样的情况,查看新生儿,心肺正常 ,吸吮力好,宝宝比较安静。

       助产士发言:传统的接生方法,新生儿出来之后,立马给予吸痰,新生儿哭声很小或不哭,就会拍打新生儿足底部或背部,刺激新生儿啼哭,这也可能造成某个部位的青紫和皮肤出血点;甚至在给新生儿按脚印、系手条时,如果用力过大不小心也会造成新生儿局部青紫或出现出血点。但是该案例也并不存在着方面的原因。

  艾琳教授发言:这样的案例常见,宝宝脸部发紫只要观察到宝宝嘴唇红色,身体粉色,呼吸正常、心肺正常就没有问题,如果是因为缺氧导致的发紫,一定是伴随着呼吸障碍和身体逐渐变紫继而严重窒息这样的情况,可以排除缺氧导致的紫绀。      

      孟雪老师看到大家讨论热烈,表扬了在场积极发言的同事。她说:"这个妈妈以下几点值得总结:第一,分娩前的体力严重不足,一夜没有休息好,早餐又没有进食,10:52分娩。她想一鼓作气分娩后再吃饭,没有考虑到分娩是一个极其耗体力的过程,在我们陪伴的时候 ,一定告诉妈妈,分娩是妈妈和宝宝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体力劳动,妈妈需要很大的力气向外推宝宝,胎儿需要很大的力气向外旋转寻找道路,两者缺一不可,妈妈没有力气,宝宝就没有力气,这样的状况加重两者乏力,妈妈表现出的是宫缩乏力,产后容易出血,宝宝表现的就是过度劳累,反应欠佳,哭声小,四肢不愿意动,趴在妈妈身上像小喵咪一样,吸吮反射延迟,要等到充分休息后才能完成吸吮任务。

      "第二,妈妈过早上产床,在胎儿还没有下降到正常位置的情况下,压迫妈妈直肠或者腰骶部,妈妈产生用力的感觉,加上妈妈抱着快速分娩的迫切心理,不加控制,而是随着这种感觉增加腹压用力,导致胎儿极速受到挤压。这种情况下,一定给予自由体位,缓解压迫感,避免过早用力"

      "第三,在胎儿娩出后,不需要过多刺激,让宝宝安静地躺在妈妈的腹部上进行休息,只要嘴唇无紫绀,全身红润,心肺正常就不用担心。"

    " 第四,每个病区和产房都都配置上软骨盆和娃娃,孕妈妈入院后,无论是否参加过门诊的宣教,一定再重复一次分娩准备的宣教,哪怕已经进入产程,也一定拿着骨盆和娃娃进行详细地告知分娩过程是怎样的,妈妈应该怎么做对宝宝有利,老公怎么做能帮助到妻子分娩,任何时候宣教都不要嫌晚,宣教就会有作用。产科的宣教比任何工作都重要,孕育的过程就是宣教的过程"

        现代产科服务体系秉承事实求实原则, 每一个分娩都要学会思考,总结经验,视个体不同而不同,学会观察,严谨缜密,实事求是,孕产妇才是我们的老师,一定会从她们身上找到答案,她们才是医学的推动者。


 (注:宝宝今天出院时,已经完全变为粉红色,体检一切指标均正常)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