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主要由纤维结缔组织和少量的平滑肌纤维、血管及弹力纤维构成,因此宫颈妊娠多在妊娠早中期终止,并且多数以流产为结局。由于宫颈平滑肌收缩力差,不能闭合局部开放血管,导致不可控制之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
而早期诊断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当患者有下列情况时,应考虑宫颈妊娠的可能性。
2.1 临床表现 (1)患者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2)无痛性阴道流血。最常见的症状为孕早期大约6~8周出现阴道流血而无痉挛腹痛。由于宫颈管狭窄且宫颈黏膜薄弱,流产时不能刺激宫缩,常表现为无痛性出血。偶有下腹坠痛及腰痛症状。(3)贫血及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因宫颈黏膜薄弱,宫颈收缩力弱,若孕囊植入宫颈肌层,流产时,因不能迅速排除妊娠组织,且血窦持续开放导致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
2.2 体格检查 (1)宫颈膨大,宫颈外口扩张,内口紧闭,外观呈紫蓝色;在少见情况下,会观察到宫颈唇上有妊娠组织,这说明滋养层已侵袭进入宫颈间质。(2)子宫质软,形态稍大或正常,与宫颈形成葫芦状。(3)宫腔内未见任何妊娠物。(4)双侧附件无异常。因此,对于有多次人工流产史、妊娠早期阴道少量持续流血者,妇科检查需仔细观察宫颈情况,尤其是清宫后仍持续流血或大出血者,需考虑宫颈妊娠的可能性。
2.3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是目前早期诊断宫颈妊娠的首选检查方法,对宫颈妊娠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根据妊娠囊(胎囊型)或包块(包块型) 周围的血流情况及血流阻力指数可分为少血流型和富血流型。
2.3.1 胎囊型 宫颈管内见妊娠囊影像,有时可见胎儿心管搏动。宫颈内口紧闭,子宫体正常大小或稍大。可合并子宫肌瘤等图像。
监测包块周边血流信号及阻力指数,可以判断孕囊种植程度。
2.3.2 包块型 宫颈管内见混合性包块,与宫颈管肌壁间界限不清。有时因侵入宫颈管肌壁,使局部回声呈蜂窝状,彩色多普勒显示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2.4 MRI 评估包括病变的大小和位置、信号强度、增强模式等,对于病灶位置、组织成分及子宫腔内情况更为明确,尤其是与宫颈峡部妊娠鉴别。其特点为T2加权像上显示不均质增强信号,T1加权像上显示内部不规则的高强度信号,边缘呈低强度信号、不规则增强。这种磁共振提示宫颈管腔内存在血运丰富团块,内部可见乳头状增强,伴子宫旁血运增加是宫颈妊娠MRI典型表现。
2.5 宫腔镜检查 宫颈妊娠的宫腔镜检查具有以下特点:(1)孕囊在宫颈管内。(2)宫腔形态正常。(3)子宫内膜增厚,呈蜕膜样改变。
宫腔镜检查可能造成严重的出血,因此必须在做好充分的手术准备和医患沟通的情况下实施。
2.6 动脉栓塞治疗时影像学表现 栓塞前可见双侧子宫动脉增粗、迂曲,宫颈及周围可见弥漫性、杂乱出血;栓塞后宫颈区域无出血、渗血。
2.7 血hCG 宫颈妊娠的hCG水平较低,动态监测其倍增时间,48 h值增高常小于50%。因此血hCG的测定在宫颈妊娠中的诊断价值不大。
2.8 病理检查 是最终确定诊断的依据,但只适用于全子宫切除的患者。宫颈妊娠的病理学诊断标准:(1)宫腔内无妊娠组织。(2)胎盘位于子宫血管进入宫颈处以下,或在子宫前后腹膜反折水平以下。(3)胎盘与宫颈紧密接触,常侵入宫颈肌层;胎盘种植处可见宫颈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