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胎盘-子宫肌层整块切除后修补

来源: 助产士网        浏览量:2765

分享到:
0
0

    Palacios等在2004年的一篇包括68例患者的文献中首次描述了穿透性植入胎盘的整块切除。当胎盘倾入范围不超过子宫前壁横径的50%时,可进行胎盘-子宫肌层整块切除受累的子宫肌层组织。手术的重要的前提是分离结扎新生血管,有效控制出血。胎儿娩出后完全切除胎盘。使用纤维胶、子宫动脉结扎、局部8字或口字形缝合止血。切除的缺损部分,通过类似水平褥式缝合的方法进行缝合修复。缺损组织被可吸收线覆盖。68例患者中有50例保留子宫。其中,42例随访3年,10例怀孕,并在36周行计划性剖宫产终止妊娠。仍有18例需子宫切除,也缺乏足够的长期数据显示再次妊娠及后续手术的安全性。

    Chandraharan2006年描述了在4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前壁植入进行的3P手术。过程包括3个步骤:1)术前应用经腹超声定位确定胎盘上缘,距离胎盘上缘2cm行横切口;2)术前预防性放置髂内动脉球囊,分娩后扩张球囊或者球囊无效时行动脉结扎;3)不行胎盘分离而是整块切除胎盘-子宫肌层并修补,在切除过程中,在距离膀胱上缘2cm保留部分肌层,以便闭合切口。如果涉及侵犯膀胱或低置胎盘,止血钳夹沿切口边缘钳夹,下段外翻,逐部胎盘切除,并加压缝合止血。由此产生的肌层缺损以同样的方式缝合。所有患者选择分娩时同时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因此没有后续妊娠的数据。作者认为出血量显著减少,每个患者出血从8001500ml不等。在同一组随访研究中发现,与保留胎盘联合动脉栓塞相比较,该方法减少了失血量、延迟手术的发生率需要及住院时间。此过程的潜在好处为对于合适的患者,即能在切除胎盘时同时确切的控制出血,又能有效降低子宫切除率。当胎盘穿透侵犯两侧阔韧带、累及宫颈或输尿管时不适合使用该手术方案。

    Clausen报道了17例植入性胎盘行球囊栓塞联合子宫切除术或子宫肌层局部切除术的患者。9例行局部切除术成功,其平均失血量为2770ml13006000ml),低于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出血量(5490ml45016000ml)。作者认为,其中一例患者失血较多(16000ml)是由于广泛的膀胱粘连和一个球囊未及时扩张导致栓塞失败。即使排除了这个病人,在子宫切除术组的平均估计失血量和输血量的要求仍然高于局部切除组(估计失血量:3985ml Vs 2770ml,浓缩红细胞输注量:1792ml Vs 1078ml)局部切除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子宫动脉栓塞术,虽然其作用仍有争议。

    文章来源:中国母胎医学

热门推荐: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