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子宫切除术

来源: 助产士网        浏览量:1855

分享到:
0
0

    产后大出血需手术干预时最常用的治疗措施,可挽救患者的生命[1-5,8]。发生率约为(0.25/1000次分娩,最常见的原因为胎盘粘连,其次为宫缩乏力和子宫破裂[2,3,8]。急症子宫切除术包括次全子宫切除及全子宫切除两种术式,一般主张为次全子宫切除术[1,2,8],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但很难寻求数据支持。但残留宫颈存在持续出血、癌变的风险。RCOG总结的资料表明[2],残留宫颈瘤样增生的风险与产后大出血无关。全子宫切除更常用于胎盘粘连者(43.2%30.5%, z=2.25, P=0.02, OR 1.77, 95% CI 1.082.93),尤其是子宫下段或宫颈出血者应行全子宫切除术,但其阴道残端出血、膀胱等泌尿道损伤几率较次全子宫切除明显上升(25%12.5%[8]。围生期急诊子宫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为55.9%,死亡率2.6%;并发症常见的有发热、DIC、感染、泌尿生殖道损伤等,术后再次剖腹探查率为4.9%(由于持续性腹腔内出血或修复术后并发症,如膀胱子宫损伤、麻痹性肠梗阻、阴道残端出血)[8]。由于子宫切除能去除出血的根源,对于子宫性出血疗效确切[1,3],因此建议子宫切除宜早不宜晚,尤其对于胎盘粘连或子宫破裂的患者[2]。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子宫切除并不一定能够控制所有的产后出血。Rossi等报道[8]子宫切除术后仍有6%的患者无法止血,需行腹腔填塞等进一步干预措施。

手术治疗作为产后出血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手术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不同的病因、是否保留生育功能及可获得的医疗资源。原则上应尽量积极治疗、宜早不宜晚,从无创性治疗到侵入性治疗,保守性手术到根治性手术[1-4]。对于一个已知的患者,几种治疗方案均有效时,具体采取哪种方案主要取决于术者对手术技术的熟练程度、可获得的医疗资源[1,3,5],并不是只有一种正确有效的治疗方法。产科医生应当掌握手术止血技术,配合药物、评估、多学科协作等共同发挥作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文章来源:中国母胎医学

热门推荐:

0 条评论

全部评论: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