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海南医学院护理系助产专业教授,助产护理学博士
翻译《产程进展手册》,著有《助产学》教材
在俯卧位分娩与晚断脐方面理念新颖,实践经验丰富,对助产专业痴迷,颇有建树。
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内知名助产专家 东莞市中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东莞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 广东省助产协会副会长 广东省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自由体位在分娩中的应用、利用体位纠正异常胎位、胎膜早破的处理等
助产士,副主任护师,中华护理学会重庆市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常委,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儿中心护士长
主任护师, 原北京佑安医院,从事肝病产科,工作41年,主要进行乙肝病毒母婴传播阻断的研究,一个人行走在回访的路上,收集了大量的珍贵的资料,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发表20余篇论文,主编论著5部.其中《肝病病人及婚育》引起强烈反响。先后7次获得中华护理杂志的优秀论文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护理学会授予的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
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第三军医大学妇产科副主任。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7年。2006年赴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西敏寺医院进修学习。参与多项产科指南、计划生育指南、操作规范制定工作。特别是凶险型前置胎盘处理,有效降低子宫切除率、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制定出生缺陷诊断干预流程。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12部。
香港注册护士及注册助产士,健康科学(护理学)学士及管理学(医疗服务专业)硕士,分别服务于香港伊利沙伯医院、香港韦尔斯亲王医院,并于2000年代初在联网及部门支持下,她和团队在大埔雅丽氏何妙龄那打素医院设计及开展了全港首家自然分娩中心,为低风险的孕产妇提供一站式的助产士主导服务,现为广华医院妇产科部门运作经理。
主任护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护理部主任,硕士生导师,浙江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 ,中华护理学会第25届妇产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围产分会围产护理协作组成员,浙江省护理学会第十届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围产分会围产护理学组组长,浙江省《护理与康复杂志》副主编。
副主任护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护理部副主任。对孕期、分娩期、产褥期、新生儿护理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及管理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妇产科护理、临床护理管理。参编《实用现代护理学》和《妇产科护理学》的编写工作,近几年以第一作者分别在护理管理杂志、中国实用护理杂志、解放军护理杂志、上海护理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著(文)10余篇,
副主任护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产科护士长,临床护理硕士学位,母乳喂养咨询高级顾问,产前教育资深讲师。从事助产工作23年,曾在新加坡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学习两年,先后参编多部护理专著,擅长于产科专科护理、围产期健康教育及组织专业培训,率先在湖南组织各医院间助产士经验交流,并成为助产士培训课程的主要设置者。
主任护师,毕业于中南大学,本科学历。任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产房护士长,从事助产工作近三十年,接生人次1万多,在促进自然分娩很活跃,先后在国家、省级刊物发表论文20篇,主持省、市、区级课题7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5项。
本科,副主任护师,石家庄市妇产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从事助产工作23年,石家庄市十大名护。曾任产房护士长,产科科护士长,先后组织承办了首届石家庄国际产科服务模式促进自然分娩论坛及全国产科临床新进展暨助产专业管理专题研讨会,一直致力于推崇自然分娩理念,对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母婴损伤,
江苏淮安市妇幼保健院主管护师,党员。先后担任产房护士长、产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病理产科病区护士长,成功创建其为市优质护理示范病区,江苏省淮阴高等技术学院助产技能实践讲师,淮安市爱婴医院,助产技能检查组成员。先后荣获"淮安市优秀护士"、"淮安市新长征突击手"、"淮安市优质护理先进个人"、"江苏省巾帼建工标兵"称号,并于今年3月赴美国加州太平洋医疗中心学习助产技术,于今年被选拔为"江苏省年轻护士技能考核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