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集锦

国际助产士联合会设立国际助产士日,旨在突出助产服务是健康和安全妊娠及分娩的关键。每年5月5日是国际助产士节(IDM),全球的助产士在这一天庆祝自己的节日。这一天,助产士们表现出空前的团结,采取行动,强调助产士的知识和技能,强调助产士对国家民族健康做出的贡献。

麦田里的守望

2015-05-19

        作者:慈溪市人民医院   岑月明

        17岁那年夏,我收到宁波卫校助产班的录取通知。一天,偶遇在慈人医工作的范瑛瑛老师,她话不多,只慢条斯理地说了句:"当护士很苦的!"我心里嘀咕:你能吃得消,怎知我吃不消?言犹在耳,一晃二十年过去了,范老师早已从儿科护士长岗位退下来,却罕有的仍工作在临床一线。在工作接触中,她呈现出的那份专业、专注令我折服。我相信,唯有十分热爱,才会让人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不骄不躁,甘于平淡,乐于奉献。

        我是在1996年分配到慈溪市人民医院产科的。在这个特殊的"女儿国",见证了近二十年慈人医产科的发展,在时间的流逝中,我也慢慢体会着范老师那句感慨无限的话。这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二十年。工作锻炼人,生活磨练人,我收获了爱情,成为了母亲,正养育着孩子。工作之余,护理本科一路考来,职称晋升按部就班。三班倒的工作,不间断的专业学习,我问自己你苦吗?累吗?是的,但我甘之如饴,因为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我尤其自豪,我亲爱的侄子、侄女都是经我接生来到这世界的,这条路上有我前进的动力。

        是从何时,我的内心开始感觉失落?是当身体微恙,仍要坚持去上夜班时?是当孩子生病,无法请假陪伴时?是遇到不讲理的病人家属责骂时?是为医生颐指气使的口吻而黯然伤神时?是为付出与回报的不对等而鸣不平时……职业倦怠悄然袭来。即便如此,我仍利用休息时间赶去宁波学习《引产及催产临床应用与进展》,我知道专业学习的脚步永远不能停下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聆听到台湾护理助产研究所高千惠老师的授课,她用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娓娓向我们介绍台湾以产妇为中心的亲善助产护理。她认为生产是一件正常、自然且健康的事,妇女及胎儿有内在的智慧来引导生产,我们应以妇女为主体,了解她的需求,再依照需求,提供所需的照护,进而协助解决问题。身为三个孩子妈妈的高老师动情地说:"生孩子是一个女人最重要最难忘的时刻,身为助产人员,我们何其有幸,在某些妇女生命这么重要的历程中,我们参与了,我们协助了,然后让她有一个难忘的回忆。功德无量!从妈妈、爸爸的反应里,也能得到很多的回馈,这就是工作的成就感!我们要去欣赏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专业。"听了这番话,我的内心无比震撼,既被那番话语打动,也让我明确了今后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工作和生活。诚然,口号谁都会喊,但基于人性需求而被诱导出来的发自内心的认知,才会对他人产生更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人有信仰,国家才有希望。愿我们重拾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用我们的技术和爱心,奉献给即将分娩的妈妈们!

         面对职业,让我们多一份稻草人情怀,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评论:0  | 查看:2303

快来抢沙发哟~
共 0 条
1
确认评论

关于我

征文集锦

  • 今日访问  11
  • 总访问量  17688
  • 最后登录  2016-05-31 09:45:57

最新公告

2015年全国第六届惠康杯国际助产士日征文活动已经开始,一些征文已经陆续投递到组委会,我们在此刊登出一些优秀征文,展示助产士在工作中的经历与感动。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