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王山米-充分认识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促进自然分娩

2014-12-05

我国剖宫产率的异常升高,已经引起国际上的高度重视。是否符合我国的国情,是否也是中国的特色?值得深思!
  美国七十年代剖宫率逐年增加,到八十年代末曾一度高达25%。大量的剖宫产病例累积了许多强有力的证据,证明剖宫产除了数倍地增加产妇死亡率外,也数倍增加了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对婴儿也同样造成近期及远期的影响。近二十年来先进国家都积极地设法控制剖宫产率,走向更安全更自然的阴道分娩。目前,全世界的初产妇剖宫产率是15%,其中美国18%,瑞典11%,日本8%。而中国二十年来剖宫产率异常上升,许多城市剖宫率高达50%以上,一些医院已上升到80%以上。高于世界平均比率四倍。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内医疗机构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我国独有而且是非医学的原因"产妇要求",占35%以上。这么高的剖宫产率,给我们的母亲和婴儿带来的是利还是弊?值得我们回味、深思。
  分娩是女人转变为母亲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胎儿不管以哪种方式娩出,母儿都有一定的危险,现代医学再发达,只能将这种危险降到最低。针对"要求手术"的孕妇来说,现有几个误区,需要我们解读一下:
  剖宫产手术快,分娩的风险小,可以代替阴道分娩吗?
  剖宫产是一种手术产,在分娩发生障碍、或母体不能胜任阴道分娩(如母亲有严重心脏病,或有严重高血压,阴道分娩对母亲有一定危险;或母亲骨盆狭窄等);或胎儿在宫内有一定的危险,或不能耐受阴道分娩的挤压,而采取的一种最快捷有效的方法。剖宫产手术对母亲伤害比阴道分娩要大。她不能代替自然的、生理性的阴道分娩。
  (1 术中出血多于阴道分娩:
  有文献报告1125例的剖宫产手术分析,术中出血174ml-4176ml,中位数520ml;术中出血≥500ml,53.7%; ≥ 700ml,19.8%;相应的3046例阴道分娩,出血量中位数为397ml;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后24小时出血超过500ml)占24.6%。美国资料:剖宫产近50%产妇出血>500ml,5%>1000ml;选择性剖宫产平均出血量1000ml。因此,剖宫产手术中增加了子宫切除风险23倍。由于手术后伤口的疼痛,活动的受限,产妇本身由于血液生理性高凝状态导致剖宫产母亲因血栓、感染、产后出血,死亡率升高了3倍。
  (2 手术中麻醉的风险和损伤,产后因子宫伤口愈合不良导致的晚期产后出血,又增加了子宫切除的风险;腹壁伤口愈合不良,至延期出院等。
  (3 术后后遗症及再次妊娠的风险:
  从来没有人提及手术后遗症的问题。上海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早在98年报道了剖宫产后5年并发症(子宫周围明显粘连、慢性腹痛、贫血、伤口疼痛、劳动力减退、宫外孕)的调查结果(360例),和401例阴道分娩对照,显示:在产前无诱发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组中56.9%术后发生了并发症产前有诱发产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组中58.8%术后发生了并发症。而阴道分娩对照组中只有10%的并发症出现。剖宫产组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而且有、无发生产后并发症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均无关。
  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异常升高,术后再次妊娠的风险明显增加。早期瘢痕部位的异位妊娠,在行人工流产术时,发生大出血,至子宫切除术,已在国内律见报道。再次妊娠成功者,发生前置胎盘、瘢痕部位的胎盘植入的风险也明显增加。文献报道,前置胎盘发生胎盘粘连(胎盘粘连accreta、植入increta、穿透percreta的总感念):没有子宫瘢痕的发生率为1-5%1次剖宫产再次妊娠发生率为11-25%2次剖宫产再次妊娠发生率为35-47%≥4次剖宫产则发生胎盘粘连高达50-67%。在分析138例因胎盘粘连行子宫切除的手术病例,其中粘连79%,植入占14%,穿透占7%Miller报道:胎盘粘连中66% 出血 >2,000ml15%出血 >5,000ml6.5%出血 >10,000ml。即使没有发生以上严重并发症,再次开腹手术,伤口、盆腔的粘连增加了手术难度,和膀胱、输尿管、肠管等脏器损伤的风险也相应增加了。这仅仅是围绕生育就带来这么多的问题,妇女肿瘤手术尚未涉及到,到那时,腹部、子宫的瘢痕,将为妇科肿瘤手术带来多么大的难度和风险,将可想而知了!
  剖宫产儿未受产道挤压,不会缺氧,孩子聪明。
  人类的后代如同动物世界繁衍后代的方式一样,应该通过产道的挤压娩出方能适应人世间的环境。
  (1)剖宫产影响胎肺羊水的清除,仍然面临湿肺、窒息的风险。胎儿从宫内周围充满羊水的环境中(此时胎儿肺内也充满羊水),来到充满空气的人世间,需要有一个过渡的过程。分娩时的子宫收缩,胎儿经过产道的挤压,可以将胎肺的羊水1/3-2/3逐渐挤压出来,胎头一旦娩出产道后,助产士要迅速将上呼吸道的羊水再次清理干净后,方能让宝宝进行第一口吸气动作(这口气力量非常大,将肺泡吹开,方能开始进行正常的呼吸运动)。而剖宫产手术,没有子宫的收缩,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打开子宫,放出羊水,立即将胎儿从羊水中取出,面临胎肺大量的羊水没有机会清除,一下来到空气中,尽管医生立即进行上呼吸道的清理工作,尽量保证胎儿第一口呼吸的正常建立,但是仍有大量的羊水不能从肺内清除干净,就会影响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口呼吸的建立,通气不良,发生湿肺的风险远远高于阴道分娩的婴儿(8% vs 1%),增加了新生儿窒息和缺氧的风险。新生儿肺透明膜发生率是阴道分娩的2倍。由此而引起的婴儿病死率也高于阴道分娩的儿童。儿童长大后发生过敏性哮喘的发生率也将是自然分娩儿的3倍。
  (2)剖宫产缺乏对胎儿大脑初级成熟的训练,影响儿童心理的正常发育。阴道分娩子宫收缩,对胎儿的挤压,对胎儿的大脑是一个初级脑成熟的过程;胎儿在阴道分娩的过程中,在神经体液的调解下,胎儿的头部、躯干、胸腹部有节奏地受到宫缩和产道的挤压,这种刺激信息,由外周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有效的组合和反馈处理,使胎头以最佳的姿势、最小的径线和阻力顺应骨盆各平面的形态和曲线,正常分娩胎儿通过产道要进行的这一系列的适应产道的动作,即为"感觉统和"。这样分娩的婴儿出生时即具有初级脑功能成熟!一旦降生到五彩缤纷的世界,感官接收到大量的外界刺激,传到大脑,进行综合分析,发出指令,这种感觉统合是协调的。而剖宫产,是一种干预性的手术分娩,没有胎儿主动的参与,而是被动地从子宫腔内迅速取出,失去阴道分娩的感觉统和的训练,缺乏初级脑成熟的刺激,来到人世间,大脑对外界环境的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进行有效的组合,使整个身体不能和谐有效的运作,即称为"感觉统和失调",长大后表现为:多动,定位性差,学习障碍,学习能力下降,精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节奏感不好等,感觉运动和听知觉的障碍,阅读、划线、打球有困难等,进而造成部分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等。
  剖宫产儿免疫功能低,IgGIgMIgAC3 等均低于阴道分娩的胎儿,因此剖宫产婴儿易感染。
  剖宫产儿易发生低血糖,因禁食等待手术麻醉,术前快速输入葡萄糖液致高血糖,新生儿出生后则易出现低血糖。手术时胎儿娩出的体位常高于母体,增加了母儿输血致胎儿贫血发生的风险。
  术中胎头从子宫切口迅速娩出,不能完全避免颅内出血的发生。
  国外文献报道,远期观察到剖宫产儿早发精神分裂症(22岁前起病)比晚发精神分裂症高10倍,儿童期I型糖尿病风险高达20%,儿童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风险达36%
  由此看来,剖宫产并不是保证胎儿安全、聪明的一种分娩方法。正常情况下,孕妇均应经阴道试产,只有分娩出现异常,证实阴道分娩有困难,对母儿构成危险时才应选择剖宫产,不存在二茬罪之说,犹如阑尾不发炎,不会去做阑尾手术,生产顺利则不应该行剖宫产手术一样,而不应该将处理异常情况的一种手术分娩方式去取代人类繁衍后代的自然生理的阴道分娩方式。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做法,定给母婴带来一定的伤害,母亲术后的并发症的风险已经逐渐被医务人员认识,而剖宫产儿远期的问题,需要我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逐渐认识他。然而,国外已经经历的,研究的结果,对我们来说应该引以为戒,而不应重蹈覆辙。


评论:0  | 查看:2113

快来抢沙发哟~
共 0 条
1
确认评论

关于我

Nieh

  • 今日访问  4
  • 总访问量  1716
  • 最后登录  2025-05-07

最新公告

日志分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