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围产营养二期项目全国工作会议
2015-02-04
2014年12月8日,国家卫计委围产营养二期项目全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项目牵头人、北京妇幼保健院丁辉教授主持并致辞。国家卫计委妇幼健康服务司妇女处裘洁副处长、北京市卫计委妇幼健康服务处郗淑艳处长、北京妇幼保健院阴赪宏副院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卫生和健康营养处项目官员常素英博士莅临会场并发言。各省围产营养项目负责人等五十余人参加此次工作会议。围产营养办公室主任姜莹、副主任陶旻枫出席会议。
会议首先由北京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阴赪宏致辞。阴副院长回顾了我国围产营养健康医学发展历史。北京妇幼保健院作为围产营养项目牵头单位、项目示范基地,阴副院长就完善北京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基地建设、调整北京妇幼保健院围产营养门诊科室设置等相关方面内容,向与会单位介绍了经验。
北京市卫计委妇幼健康服务处郗淑艳处长在致辞中总结了围产营养项目实施五年的成果,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指导要求。特别对围产营养知识普及对控制孕妇体重、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起到的积极作用和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国家卫计委妇幼健康服务司妇女处裘洁副处长在致辞中回顾了围产营养项目自2009年启动至2014年项目尾声,五年以来的发展进程。2009年最初在12个省区市选择15家项目单位。项目启动后广受欢迎,2010年增加了31个项目单位,从而扩展到31个省区市共计46家单位。2012年,项目再次延续。二期项目原定2014年结束,经协商延长到2015年结束。借助项目的蓬勃发展,围产营养学科从交叉、边缘学科得以成为妇产学研究中的主流学科。在项目实施接近尾声之际,裘副处长对通过围产营养项目积累经验,制定围产营养科学发展指南、规范寄予希望。
丁辉教授进行以"围产营养项目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报告。丁教授介绍了围产营养项目背景,对二期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通过项目实施,探索围产营养新模式,首次将营养学与围产医学相结合。在全国46个医疗机构设立围产营养门诊,建立营养档案,进行营养指导治疗,追访妊娠结局,有针对性的宣教,制定个性化的临床营养治疗干预方案,减少妊娠及分娩并发症和出生缺陷胎儿营养相关性疾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强化培训,提升医护人员咨询、沟通能力,为个性化围产营养指导服务、群体健康教育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母婴健康项目官员常素英博士致辞。常博士做了以"关于国际视角下的生命早起营养"为主题的报告,将巴西人体出生队列研究的经验与参会者进行了分享。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王若涛博士在大会上做了以"数据收集理论与应用"为题的报告。对围产营养项目基础数据收集、数据跟踪、数据因果链分析;抽样方法、数据量大小;分析中引入的数学模型、因素校正等相关问题向参会者进行经验介绍。王博士对通过围产营养项目推广,建立中国自己的人体出生队列研究寄予厚望。
会议邀请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围产中心周敏主任、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李艳华主任、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营养门诊主任营养师滕越分别介绍了甘肃、福建营养门诊服务模式、围产营养项目工作经验。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围产中心周敏主任发言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李艳华主任发言
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营养门诊主任营养师滕越发言
最后,与会者就各自所在省区市在围产营养项目推广中遇到的问题、困惑、解决办法进行了热烈、充分沟通。
评论:0 | 查看: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