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雪

国际著名助产专家,现代产科服务体系(MMSS)创立者,中国助产士网、中国助产士联盟创始人,青岛惠康护理培训学校校长,山东慧康医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青岛致良知助产医生集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古人正常分娩之宝典—达生篇

2015-01-03

.[清]亟斋居士,撰,中华医书集成第十五册,中医古籍出版社,主编 潘远根,


 《达生篇》,初刊于1715年,清。亟斋居士撰。

      该书作者认为,历来虽有胎产诸书,然多专精方药,用于临产仓促之际殊难得力,故撰此文意简单明了,语言通俗易懂之书,使用中妇人能学而自明。全书立意倡明天德自然之说。反复强调胎孕产乃一自然而然过程,俟其瓜熟蒂落,胎儿自然娩出,力戒生草太早,强行娩出胎儿,谓各种难产皆因此致。故全书以"睡,忍痛,慢临盆"六字为临产要言,详述临产、试痛、保胎、产后等过程,全以保养将护为主,认为大多不必用药,故书中载方甚少。所附周吕筌新增各条,主要以食忌、药忌、产难急救、死胎辩法等。《保生碎事》则专论产后小儿将护及杂证、方要,与原书有相得益彰之处。

      余幼时即闻先母夏恭人盛称《达生篇》之说之善,谓里族数十百家,凡能遵守之者,其产妇婴儿率赖以全。每欲重刊,以广流传,蕃方童稚,未能袛承其事,而先恭人旋亦弃养.迨长,逢世变,携家转涉湖湘之间,洎又宦游皖中,箧书亡失殆尽,而是编仅存。每遇家人将产,辄循编中法以相诫授,莫不先生如达,绝无坼副灾害之苦。于是益叹亟斋居士此编之功之巨,而先恭人之慈意为大可念也。今来牧泗州,州处偏隅,是书绝少。追思先恭人遗志,亟以此编,并附周吕筌增广各条,捐俸重刻,布之州人,冀广生育,而偿母愿焉。而余鞠育之思,风木之恸,每抚是编,益怅触不能自己也。
同治五年四月初一日黄平贺绪蕃书

小引

      胎产非患也,而难产则为人患。人患不殄,则归之于天,天何尤乎?亦唯求之人事而已。此编专为难产而设。盖区区一得之愚,亦即区区一点真诚之念,倘能熟视谨行,皆可先生如达。于是人患弥而天德叶也矣。然知之而不言,非也,闻之而不传,亦非也。好生者见之,宜为广布;有力者重刻通行,无力者手抄数册,口授数人,随分所至,未必非吾儒同胞同与之一事。吾人利济为怀,原非求福,然积善余庆,必有攸归,达天德也。但此编揣摩印证,委系无疑。凡重刻手抄时,不必改动,尤不必增人方药,以相矛盾耳。
            时康熙乙未天中节亟斋居士记于南昌郡署之酉堂
   大意
       胎产一事,自产宝诸书以后,代有发明。其保胎临产,及产后调理之法,率皆至精至密,似无遗义,又何俟今之多言?但或专精方药,而未及其所以然,或略一及之,而未竟其旨,倘赶非究心有素之人,未易明而用之也。仓卒之际,殊难得力。兹特倡明天德自然之说,不厌烦絮重复,以期于畅,使平日可以预防,临时可以应急,从此天下后世产母婴儿,同登寿域,岂不快哉。然亦特曲遵古人之意而条达之,非创为异说也。



       此编只是反覆以言其理,至于方药,殊未之及。偶载一二,皆取先贤古方极平极稳者。盖极平常之事,须用极平常之药,一切矜奇炫异之方,概置不录。且保护得法,虽平常之药亦无所用之矣。倘必欲用之,则他刻自有,原不相妨。
       凡胎前、临产、产后调护之法,一一备载,不厌重复。盖原系家居日用闺房琐屑之事,一有不到皆足致病。与其服药于病后,曷若致谨于平时。
此编言语俚俗,未免见笑大方。但原为妇人而设,识字者固不必言,不识字者令人诵之,皆可通晓。然须平时讲令心中明白,临时自有主张,不但产母宜知,一应老幼男妇,皆当知之。与其看唱戏文,听说书,不如此等有益也。
        此编虽其所当知,而宝贵之家尤宜熟讲。盖闺人平时娇养,口厌肥甘,身安逸乐,体气脆薄,且性情骄傲,不听人言。到此时才一知觉,便不能耐,点灯着火,上呼下应,房中挤簇多人,内外嚷成一片,稳婆络绎,各要争功;脉未离经,胎未转下,即便坐草;乃至不顺,奇方珍药,纷纷乱投,以致母子两误者多矣,岂不惜哉。但能留意此编,自可平安清吉。
      胎产之书,可云汗牛,今此戔戔,特为难产而设。其胎前产后特略一二,以存其概已。若曰编足以尽之,则重予过矣。
      开卷即载临产者何?盖临时仓卒,不及细检,因以切要者载之首篇。且令开门见山,人人熟习,专意持行,自可无误。若平时讲说,原不妨从保胎顺序看之也。

       试痛一篇,尤为紧要。盖知试痛之误,方知正产之易。正与临产一篇互相表里,最宜细看。仍采先贤格言之足相发明者数条载之,聊以征予言之不谬。然尝鼎一脔,亦足以知其概矣。
语云:勿以善小而不为。此篇固小之小者,然诚有见于胎产生人之始,随时随地体验而成,且身经目击,口授耳闻,千视不爽.忘其猥陋,出以语人,漏万之机,固所不免。世之君子,原其心焉可矣。
 

卷上原生


        天地之大德曰生。生之德无往不在,要之,莫大于生人。夫胎产、固生人之始也,是以名之曰生。生也者,天地自然之理,如目视耳听,手持而足行,至平至易,不待勉强而无难者也。然今之世,往往以难产闻者,得毋以人事之失,而损其天耶?夫天岂以生道杀人哉?必不然矣。因思人为至灵,何有于物物之生也,莫或难之。故草木之甲以时,凫彀之出以日,岂复有导之者哉?自然而然,不待勉强,于人何独不然! 有童子骨鲠于喉,百方不出,举室徬徨。一老妪视之曰:无异也,令静卧,饲以浆糜,三日自出而无所苦,可以知其理矣。骨鲠者、不事也,尚可以天胜之,而何况天道之常、与自然之极者乎?事本易也而自难之,事本常也而或异之,无惑乎其然矣。继持此理,消息行之,百试之下,无一失者,而多不用药。由此敝唇焦舌,以告同人,颇蒙相信。数年以来,一邑之间,产难者盖寡矣。独惜一隅不能遍及,兹漫述成帙,剞劂布之,夫岂能有补于生之外哉。惟愿顺承天休,而毋以人事挠之,以各遂其生也。

临 产

     六字真言:一曰睡,二曰忍痛,三曰慢临盆。
    初觉腹痛,先须自家拿稳主意。要晓得此是人生必然之理,极容易之事,不必惊慌,但看痛一阵不了又痛,一连五七阵,渐痛渐紧,此是要生,方可与人说知,以便伺候。若痛得慢,则是试痛,只管安眠稳食,不可乱动。此处最要着意留心,乃是第一关头,不可忽略。若认作正生,胡乱临盆,则错到底矣。
      此时第一要忍痛为主。不问是试痛、是正产,忍住痛,照常吃饭睡觉,疼得极熟,自然易生。且试痛与正生,亦要疼久,看其紧慢,方辨得清。千万不可轻易临盆坐草,揉腰擦肚,至嘱至嘱。再站时宜稳站,坐时宜稳坐,不可将身左右摆扭。须知此处要自家坐主,他人替不得,与自家性命相关,与别人毫无干涉。
      到此时,必要养神惜力,若能上床安睡,闭目定心养神最好。若不能睡,暂时起来,或扶人缓行,或扶桌站立片时。痛若稍缓,又上床睡,总以睡为第一妙法。但宜仰睡,使腹中宽舒,小儿易于转动。且大人睡下,小儿亦是睡下,转身更不费力。盖大人惜力,小儿亦宜惜力,以待临时用之。切记切记。

       无论迟早,切不可轻易临盆用力,切不听稳婆说"孩子头已在此",以致临盆早了,误尽大事。此乃天地自然之理,若到其时,小儿自会钻出,何须着急。因恐小儿力薄,其转身时用力已尽,及到产门,不能得出,或亦有之,宜稍用力一阵助之,则脱然而下。盖此时瓜塾蒂落,气血两分,一时俱开,水到渠成,不假勉强。及至生下,即产母亦不知其所以然矣。或曰大便时亦须用力,如何生产不用力?不知大便呆物,必须人力。小儿自会钻出,必要待其自转,不但不必用力,正切忌用力。盖小儿端坐腹中,及至生时,垂头转身向下,但腹中狭窄,他人有力难助,要听其自家慢慢转身,到得产门,头向下脚向上,倒悬而出。若小儿未曾转身,用力一逼,则脚先出,俗名曰脚踏莲花生。或转身未定时,用力一逼,则横卧腹中,一手先出,又名之曰讨盐生。即或转身向下,若略不条直,用力略早,则或左或右,偏顶腿骨,亦不能得出。不知此等弊病,皆是时候未到,妄自用力之故。奉劝世人,万万不可乱早用力。然亦非全不用力,但当用力之处,只有一盏茶耳,其余皆不可乱动者也。即如大便,未到其时,纵用力迸送,亦不能出,而况于人乎。


或问:何以知此一盏茶时而用力乎?曰:此时自是不同。若小儿果然逼到产门,则浑身骨节疏解,胸前陷下,腰酸腹坠,迥异导常,大小便一齐俱急,目中金花爆溅,真其时也。当于此时临盆,用力一阵,母子分张,何难之有。

       或曰:小儿会钻出之说,到底未敢全信,不知古人曾言及否?曰古人立言,不过撮其大要,安能事事而悉言之,只要后人能体会耳。观瓜熟蒂落四字,即知小儿自会钻出。观揠苗助长四字,即知将试痛认作正身之弊矣。若将试痛认作正生,其害无穷。夫哺鸡日足,自能啄壳而出,岂有催生之神药、稳婆之妙手乎?古人谓有以至三四年后生者,此是不肯钻出耳。既自不肯钻出,谁能强之,自要钻出,谁能御之。

  

       或曰:早一时断乎不可动矣,不知迟了一时,可不妨否?曰:不妨,若果当其时,必无不出之理。然或偶有不出者,则是小儿力尽不能得出,宜令上床安睡,使小儿在腹中亦安睡歇力,少刻自然生矣。


      或曰:倘或儿到产门而大人睡下,岂不有碍?曰:更好。盖小儿向下时,而大人坐立,则小儿倒悬,甚不相宜。今大人睡下,儿亦睡下,有何妨碍?又曰:倘或闷坏奈何?曰:他十个月不闷,今乃闷乎?


     或曰:忍痛过久,或亦不秒。曰:最妙。从不闻妇儿私产而难产者,或谓有神护佑。非也。盖总因胎起于私,怕人知觉,只得极力忍疼。疼到没奈何时,自是脱然而出。其理甚明,有何疑处。


     或曰:不宜用力已闻教矣,不知先误用力,以致横生倒产,有法治之否?曰:急宜安睡,用大剂加味芎归汤服之,将手足轻轻缓缓搬托入,再睡一夜,自然生矣。又曰:托之不入奈何?曰:若肯睡,再无托不入之理。若到此时,仍不许他睡,又或动手动腿,乱吃方药,吾未如之何也矣。


      或曰:盘肠生是何缘故?曰:是用力之故。盖因产母平日气虚,及到临时,用力努挣,浑身气血下注,以致肠随儿下。一次如此,下次路熟,又复如此。若能等到瓜熟蒂落时,何得有此怪异。


      或问:有一痛便生,令人措手不及者,此又是何也?曰:此乃正理,何足为异。盖胎气已足,母子两分,儿自脱出,虽欲留之,而不可得。人人皆是如此,皆各有此一时,只要忍耐得住,等待此一时耳。


      或曰:稳婆不必用乎?曰:既有此辈,亦不能不用。但要我用他,不可他用我。亦有贫寒独处之家,妇人内无别妇妪人照应,及至临产,或是头胎少年妇人,茫然不知,即产过一二胎者,当将产之时,无人照顾,心内不免慌乱,一时没有主意,所以又不能不用。是谓不可以一概而论之也。但此辈妇人多必蠢愚,既不明天地造化自然的道理,且要居功,以及借此图利,一进门来,不论迟早,不论生熟,便劝令坐草用力,一定说孩子头已在此,或令揉腰擦肚,或手入产门探摸,多致损伤。总要显见他的功劳,不肯静候。更有一等狡恶之妇,借此居奇射利,其祸更不忍言矣。故全凭自己作主,不可听命于彼耳。考吴越之间谓之稳婆,江淮之间谓之收生婆,向徽宁间谓之接生婆。按收接二字之意,因其年老惯熟,令之接儿落地,收儿上床耳,原非要他动手生采也。每见宝贵之家,预先将稳婆接来,留在家中。及到分娩时,略为艰难,前门后户,接到无数,各出已见,其说纷纷嚷嚷,吵成一片,以至人心惶惑,产妇惊疑。亦有因此而误事者,惨不可言。此皆因不明道理之误耳。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若欲早前得知此节之细,须当平日将此编细细讲论。


      或问:临产时有经验之药亦可用否?曰:不必用。从前奇方,莫过鼠肾兔脑丸,今时盛行,莫过回生丹。非谓其不效而不用也,总用不着耳。既不用力,又不动手,又有睡法佐之,他自会生,何消用药。纵有不顺,睡为上策。
     或问:用鼠兔二丸及回生丹,可有益无损否?曰:安得无损!鼠兔二丸,原大耗气而兼损血,即回生丹,亦破血而兼损气。盖鼠兔例用香窜之药,产时百脉解散,气血亏虚,服此散气丸,儿已出而香气未消,其损多矣。且令毛窍开张,招风入内,因此而成祸者,固不可测。回生丹以大黄、红花为君,其余尚有消导之品,血已出而又大破之,多致产后血虚发热等病,遗患无穷。只谓产后失调,谁复归咎于药?按此数方,古今称为神灵奇宝者,尚然如此,其他方药更可知矣。送药者本是善念,而但知其利,不知其害也。
或问:总无可用之药乎?曰:有。只须加味芎归汤、佛手散二方,用之不尽矣。盖胎产时,全要血足,血一足,如舟之得水,何患不行。惟恐产母血少,又或胞浆早破,以致干涩耳。今二方皆大用芎、归,使宿血行顿去,新血骤生。药味易得,随地皆有,且使身体壮健,产后无病,真正有益无损。此皆先贤洞明阴阳之理,制此神丹,以利济天下后世,奈世人贵耳贱目,以为平常而不用,必求奇怪之药而后用之。只要奇怪,不论损益,岂不可叹。

或问:若依此言,世间总无难产者耶?曰:偶亦有之。或因母体太虚,胎失所养;以及不足血气不完;或母体伤寒之后,热毒伤胎;又或夫妇同房太多,以至欲火伤胎;或平日过食椒姜煎炒热食,火毒伤胎;以及跌扑损伤,皆致难产,多令胎死腹中。除此之外,无难产矣。


       或有严寒天气,滴水成冰之时,贫家房中,火气微薄,以致血寒而冻,亦致分娩艰难。然此亦因临盆太早,先去衣久坐之故耳。若今拥被安卧,待时而产,岂有此患。凡生产艰难,若遇天寒,孩子生下不哭,或已死者,急用软棉衣物包裹。或令精壮人解衣将儿贴肉包住,或再用香油纸拈,将脐带慢慢烧断,使暖气入腹,俱可望阳回气转,渐渐作声而活。倘不急急偎抱,或先剪脐带,则不可救矣。


       或问:临产时饮食如何?曰:此时心内忧疑,腹中疼痛,甚至精神疲倦,口中失味,全要好好饮食调理。但不可过于肥腻,及不宜多食耳。倘不能食,只将鸡鸭汤,肉汤之类,吹去油,净澄清,频频饮之,亦能壮助精神。至于粥食,更不可缺。
       宜 忌
临产时,宜成晓事者二三人安静伺候,不必多人。其一切亲戚、妇女,俱婉言谢却,勿令入房。 第一要劝产母放胆忍痛,安睡房中,宜安静如常,切忌大惊小怪,交头接耳,以致扰乱。更忌咨嗟叹息,求神许愿,以致忧疑误事。房中更宜轻行缓步,使产妇未寐者得寐,已寐者不致惊醒。
稳婆只宜一人入房,且令在傍静坐,勿得混闹。
饮食宜频频少与食,或鸡、鸭肝、肚、肺等清汤更妙。
房中冬月宜设火盆,以御寒气;夏月宜多贮井水,以收热气,仍频换之。


试 痛

或曰:试痛何故?曰:儿至七八个月,手足五官全备,已能动弹。母腹中有火,或起居不时,令儿不安,以此大动而痛。此等十胎有五,不足为奇,只宜照常饮食,惟加意谨慎安眠,一二日自然平静。或痛不止,用安胎药一二服自止。此后近则数日而生,远则月余,甚至再过三四个月才产。人多不知缘故,轻易临盆,终日坐立,不令睡倒,或揉腰擦肚,或用手探,或用药打,生生将儿取出,母则九死一生,儿则十胎九夭,惨不可言。世间难产皆此故也。盖胎养不足,气血不全,如剖卵出雏,裂茧出蛹,宁可活乎?只说小儿难养,谁复根究到此。更有因受寒,或伤食者,俱腰肚痛,不可不知。

或问:何以知试痛?曰:只看痛法。一阵紧似一阵者,正生也。一阵慢一阵,或乍紧乍慢者,皆试痛也。


或问:伤食肚痛,受寒肚痛,何以辨之?曰:伤食者,当脐而痛,手按之更痛,或脐傍有一硬块。寒痛多在脐下,绵绵而痛,不增不减,得热物而少减是也。


或问:将试痛认作正生,其害如此,倘将正生认作试痛,以致过时,岂不有害乎?曰:无害。果当其时,小儿自会钻出,纵或过时,不过落在裤中,生在床上而已,何害之有。不必疑虑。


或问:试痛虽有,或未必多。曰:甚多。曰:何以见之?曰:以今之难产者多也

评论:0  | 查看:2474

快来抢沙发哟~
共 0 条
1
确认评论

关于我

孟雪

  • 今日访问  3
  • 总访问量  6975
  • 最后登录  2017-09-18 09:47:57

最新公告

中国助产士网站目前6.2万人在线,会员包括国内外助产士及产科医生产科护士。目前网站已经开始会员管理系统完善,功能强大,希望大家在这里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