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9个情绪你知道吗?

2014-12-17

 引言:

 孩子天生就具备这样一种能力,在学会开口说话之前就能运用9种情绪密码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明智而又恰当地回应这些情绪密码,可能是很多为人父母经常不知所措的。

 今天选编的这篇文章为我们解析了人类的9种情绪密码及其表达方式,让我们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变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当我们花时间观察,不正常的就会成为正常的,司空见惯的也会成为非同寻常的。" 

这句话用在我们观察孩子的表情和对待孩子情绪的态度上再合适不过了,前提是我们自己能够读懂孩子的各种情绪。看完这篇文章,或许你就能真正读懂你家孩子的情绪。

 正文:    

你的孩子来到世上时,天生就会使用9种情绪密码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反应,不需要借助语言,仅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肢体动作就能表现出这些情绪密码。 

这9种情绪密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表示愉快情绪的,包括好奇、开心和惊奇;另一类是要求得到帮助的情绪密码,包括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对令人难受的味道做出的反应)和厌恶(对感到难闻的气味做出的反应)。负面情绪密码比正面情绪密码丰富一些,这表明:孩子在遇到麻烦时,如果能发出这些情绪密码,对他们的生存会更加重要。 

9种基本情绪的反应:

(1)好奇:眉毛轻轻地垂下或扬起,专心地看和听,嘴也许会张开一点儿。

(2)开心:展开一个微笑,双唇向上和向外张开。

(3)惊奇:眉毛上扬,双眼大睁,一闪一闪,嘴张开呈O型。

(4)苦恼:哭泣,眉毛呈弓形,嘴角下弯,有泪,有节奏地抽泣。

(5)生气:皱眉,眼睛眯缝起,牙关咬紧,脸红。

(6)害怕:两眼呆呆地睁着,皮肤苍白、发冷,流汗,脸部肌肉颤抖,头发立起。

(7)羞愧:眼帘低垂,脸与脖子上的肌肉失去协调,头往下垂。

(8)恶心:舌头向下伸出,下嘴唇突出。

(9)厌恶:上唇和鼻子撮起,头转向一边。 

好奇、开心和惊奇,这些是表示嬉戏的3种情绪密码,都是婴儿出生后,在面对周围世界里所有奇妙的信息和事物时,所流露出来的自然反应。

 面对这三种密码首要原则是:要尽力增强这些正面情绪密码。

 在孩子发出表示好奇和开心的情绪密码时,应该给予鼓励,不应该对其予以压制。处理惊奇情绪密码的方式,应该是让孩子从惊奇转成好奇,而不是从惊奇转向恐惧。

 1、表示好奇的情绪密码

 婴儿对于身边的事物产生兴趣,是从它们刚一出生就开始表现出来的。在孩子发出表示好奇的情绪密码时,显而易见,他的表情会非常专注,眉毛会轻轻地垂下或扬起,嘴巴也许会张开一点儿。如果那个吸引他注意力的东西在不断移动,孩子目光会将其仅仅盯住不放。要是他能爬行或是走动,他就会朝着那个东西爬去或走近。

 显然,孩子发出表示好奇的情绪密码,这意味着他想要了解外部世界。同时,它们也在帮助孩子了解自己。

 对孩子表现出的兴趣加以鼓励,有助于孩子在探索周围的世界时充满信心。这能让他寻求刺激的生物本能获得满足,也是在告诉他,拓展属于自己的世界是有益的行为,不要产生负罪感。 

对孩子的好奇心给予奖励。这样做,就是在增强他的控制意识、能力意识以及自信心,会让他开始觉得自己有能力处理"外面那个世界"。 

让他知道,有些事要受到限制的,这一点很重要。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有助于孩子理解"限制"的含义。如此一来,孩子就会放心地去接触外界的规则,而且知道他可以依赖你来教他这些规则。

 2、表示开心的情绪密码

 表达开心的情绪密码,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开心时,孩子会微笑,嘴角向两边拉开并上扬;他也会大笑,两颊起皱,双眼发亮;他常常还会发出各种各样调子高亢、节奏欢快的声音。

 虽然开心的情绪密码持续时间不长,但是,一旦它出现,对这种信号做出识别是很重要的。同时,帮助孩子发现一次又一次机会来体验这种感觉,同样很重要。要想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觉得与父母的关系也是美好的,那么,请与孩子共享开心的时刻,因为这是最能产生这种美好感受的事情。 

开心的感觉可以刺激智能的发展。那些受到鼓励,用正面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的孩子,以及那些能从周围环境中获得乐趣的孩子,他们更有可能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兴趣,并对拓展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

 表达开心的感觉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孩子一起开心,这种互动能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让他与别人建立起愉快的人际关系。那些懂得自得其乐、对世界笑脸相迎的孩子,无论是在家里、幼儿园还是游乐场,都更容易随遇而安。

 开心的感觉可以让个性富有可塑造性。开心,还有好奇,是培养乐观精神、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当你尽力让孩子更多表达出正面情绪,比如开心,你就是在帮助孩子长成一个有安全感、有自信的人。以后,在遭遇挫折时,他都会拥有足够的信心和安全感,帮助他战胜逆境。 

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有助于选择满意的职业。从某种程度上说,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你能以正确的方式回应他发出的开心的情绪,就等于埋下了一颗颗让他未来获得事业成功的种子。 

3、表示惊奇的情绪密码

 相比成人而言,婴儿对让人惊奇之事更容易感到迷惑不解。科学研究已经发现,在人们感到惊奇时,大脑的活动量会突然大增。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这是不无裨益的,因为它提醒我们,要对外界潜在的危害保持警惕。一旦有了惊奇的感觉,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接下来可能就会产生好奇之感或者是害怕的意识。

 孩子在表示惊奇的情绪密码时,眉毛会上扬,同时,双眼大睁着,还不停地眨眼,嘴巴张得又大又圆。如果让他感到惊奇的源头在其身旁,他可能会把头转开,面朝那里。

 对于孩子发出的惊奇情绪密码,你的目标不是要去使之增强,而是需要予以控制和调节,甚至是改变它,以便让孩子从中获得最大的益处。

 确认孩子发出的惊奇情绪密码。这是指你做出的反应能让孩子明白,真的有一件让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而你会采取恰当的行动让情况好转。 

马上采取行动。有时候,你得采取行动保护孩子,避免使他受到刺激。你也可以通过行动对孩子做出恰当的回应,帮助孩子把惊奇的感觉转变成好奇的反应。 

当你即迅速又得当地对孩子表示惊奇的情绪做出回应,你便是为孩子做好准备,使他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在你的帮助下,孩子会发现有些事情一开始时令人感到惊奇,最后可能会变得很有趣,这就是在鼓励他去敞开怀抱面对新事物,而这种方式正式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兴趣的先决条件。

 父母想要切实保护孩子,关键在于要允许孩子表达负面情绪,然后找出引出孩子负面情绪的原因,并加以处理。

 各类求助情绪密码是孩子应对伤害和自我防卫的方式,也是让其得以生存的帮手,除此之外,孩子并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保护自己。他们通过这些情绪密码,如苦恼、生气、害怕、羞愧、恶心和厌恶的情绪密码,提醒那些照料他们的人,让他们关注自己的需求和不快。

 4、表示苦恼的情绪密码

 苦恼的情绪密码是一种很有用的情绪密码,可以将自己当下的需求告诉别人。不仅如此,它还是求救情绪密码。哭泣、皱眉头、瘪嘴、掉眼泪、抑扬顿挫的啜泣声、吵闹乃至退缩,这些都是孩子用来表达苦恼的情绪密码。

 如何处理孩子发出的苦恼情绪密码呢?

 首先,允许孩子发出表示苦恼的情绪密码。认可孩子的情绪表达,对于孩子发展自我意识和自信心是很重要的。不要试图用否认苦恼的方式来压制孩子发出苦恼的感觉。比如,一个婴儿在和妈妈开心地玩耍,这时,游戏中断了,也许是因为玩具掉了,但是,孩子就会哭起来。这时,妈妈会说:"没关系,那个不在了,我们可以玩这个玩具。"妈妈的这种回答可以减轻孩子的苦恼,让孩子情绪恢复正常。 

妈妈的这种处理方式形成的是一种"正面情绪——负面情绪——正面情绪"的良性发展态势。但是,妈妈也可能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心生不满,于是斥责孩子:"你安静一点好吗?"如果这样,孩子最初受到的伤害不仅依然存在,而且还会再次受到伤害,这就会形成"正面情绪——负面情绪——负面情绪"的恶性发展趋势。结果就导致孩子长期处于愤怒和绝望情绪的包围之中。 

其次,承认孩子的感觉。比方说,孩子跌倒了,开始哭泣。这时,你可以说:"你摔了一跤,感觉不太好,对不对?来,妈妈抱。这样感觉好多了吧?"这样做,你就认可了眼前刚刚发生的事情以及孩子对这件事情的感觉。

 第三,尝试消除导致孩子苦恼的原因。引起苦恼的原因数不胜数,诸如饥饿、疲乏、噪音、不舒服或是疼痛等等一长串问题都是根源。随着婴儿渐渐长大,开始会爬、会走路,这时,在引起他们苦恼的众多原因中,最常见的两个便是无聊和分离。 

5、表示生气的情绪密码 

对父母来说,处理生气的情绪密码最为困难,而且还常常难以正确理解它的意思。大人很难不把生气视作针对自己本人而来的,而正在气头上的孩子又很难安抚。 

孩子生气时,各种动作都可以表达这一情绪密码,包括牙关紧咬、双唇紧闭或呲牙咧嘴、脸色涨红、眉头紧锁、双眼眯起、鼻孔扩大、颈部肌肉紧绷、尖声大叫、出手打人、动脚踢人或张口咬人。此外,也可能表现为闷闷不乐、拒不理人和怒目而视。 

父母一定要记住,生气是由大脑发出来的情绪密码。在婴幼儿怒气发作的时候,他们无法控制这种情绪。小孩最初没有控制怒气的能力。不过,渐渐地,通过你的示范和给予的回应,孩子会学着处理生气的情绪。

要应对孩子生气的情绪,首先就要求你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反应。如果孩子发怒,记得提醒自己,孩子不过是在表达他们的苦恼,并非是在发动攻击。 

6、表示害怕的情绪密码

 害怕是一种自然而且必要的反应,有助于人们避开危险。害怕时,一种警报信息就会送到全身,身体会分泌应激激素,让身心都做好准备,以面对可能的危险。对婴幼儿来说,害怕是一种警铃,小孩会让它大声作响,而且清晰可闻,也许是因为他们还无法保护自己,需要警告大人赶紧去帮助他们。

 害怕时,孩子的眼睛可能会呆呆地睁着,皮肤苍白,身体发冷,或者开始出冷汗。害怕时,他的脸、手和腿可能会颤抖,甚至头发都会竖起来,还有可能,全身僵硬或是哭喊起来。

 害怕是相当有杀伤力的感觉,身体和脑部都不能长时间忍受这种生理反应。但是,单一事件所造成的害怕,通常不会对孩子造成长久的伤害,只有那些能够反复导致孩子害怕并且无法消除的因素,才会给孩子带来各种问题。正因如此,在孩子感到害怕时,我们得有效地介入,从而化解危机,这是很重要的

 认可孩子有害怕的权利,就会让孩子开始拥有应对害怕情绪的工具,也会让孩子开始对其内心活动和外部世界产生认知,并进而对这种认知进行准确分类。要想这样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语言帮孩子把害怕的感觉说出来。比如,你和孩子走进电梯,里面很拥挤,孩子显得很害怕,你可以跟他说:"电梯有点吓人?陌生人太多了?太抖了吗?我们很快就要出去了。" 

7、表示羞愧的情绪密码

 孩子感到羞愧时,眼帘低垂,肩膀松垮,脸庞与脖子上的肌肉也松弛下榻。他有可能把头转开或是目光看向地面,或者眼睛半开半闭,有些孩子甚至还会脸红。 

一方面是孩子活泼好动,无拘无束,另一方面,父母自然想要建立秩序。这两方面一碰头,就有可能导致孩子产生羞愧感。

 从心理角度来看,羞愧会引起自卑、内疚、害羞以及气馁的感觉。它会抑制孩子的好奇心,增加苦恼情绪;在极端的情况下,孩子还可能由羞转恼。如果总是不恰当地让孩子产生羞愧感,就会伤及孩子的自尊心。 

若想避免上述的情况,窍门就在于要给孩子设定界限、教导规则,并在孩子好奇心和开心的感觉不受压抑的前提下,给他们灌输是非对错的观念。但需要做的是,在教导孩子认识什么是正确行为时,不要把它与批评孩子本人联系在一起。

 为了少让孩子产生羞愧的感觉,你可以考虑以下这些建议:

 尽量避免把羞愧感作为管教或惩罚孩子的工具。在孩子的确需要管教时,你的目标应该是给孩子的行为设定界限,而不是打击孩子的自我意识。你可以这样告诉孩子:"我非常爱你,但你不能爬那个架子。"反之,如果你跟孩子说:"你真会添乱,你就不能不碰我的东西吗?"比较而言,后面的处理方式,其效果要逊色很多。 

多赞美,少批评。比起批评孩子的不当行为,如果多表扬孩子的得当行为,效果将会好得多。

 把关注重点放在孩子的失当行为或举动上,而不是他们的兴趣或自我意识上。 

8、表示恶心和厌恶的情绪密码

 恶心,表现为舌头向下伸出,下嘴唇突出。面对令人讨厌的味道,婴幼儿通常会采取吐口水、作呕和呕吐的方式保护自己。厌恶某种气味时,孩子的表现则是撮起上唇和鼻子。面对令人讨厌的气味,婴幼儿往往会把头抬高,把脸转到一边,并且皱起鼻子,以这样的方式保护自己。

 处理其他情绪密码的方式,同样适用于处理孩子表露出的恶心和厌恶这两种情绪妈妈。

 首先要认可孩子表达的感觉,允许他们释放自己的感受,然后再帮忙消除令孩子反感的原因。如果否定孩子的反应,对他说:"别犯傻了,香蕉可是很好吃哦。"这就会引起孩子其他的负面反应,最常见的是苦恼和生气。 

评论:0  | 查看:1895

快来抢沙发哟~
共 0 条
1
确认评论

关于我

  • 今日访问  33
  • 总访问量  38562
  • 最后登录  2016-02-25 14:01:40

最新公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