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助产年终十大盘点

编者按:又到年终盘点时,对于过去的"匆匆那年",助产界发生了哪些大事件一度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哪些新鲜事启迪了你的医学思维?哪些热议话题让你一直"恋恋不忘"?又有哪些精彩你遗憾错过?中国助产士网隆重推出"匆匆那年"-年终十大盘点,下面让我们跟随新闻镜头一起回顾那年"最具影响力的助产新闻"。

2015中国助产士专业建设及发展国际论坛召开

2016-02-13

2015年5月5日-6日,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和联合国人口基金共同在杭州举办了"2015-中国助产士专业建设及发展国际论坛",与国内外专家 学者和广大助产士共同研讨中国助产专业发展的大问题。会议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儿童救助会、世界卫生组织的支持和广大助产士的热烈响应,参会者达 1600余人。

总结全球数十年在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方面的经验已经达成一个共识:为每一例分娩提供专业的助产服务是最 有效的干预措施,助产士在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保障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的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种种原因,过分强调了产 科医生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上医院没有助产士的职称体系,助产士逐渐被边缘化,助产士队伍萎缩、技术退化。从60年代起,助产士学校逐渐关闭, 现在大部分助产士毕业于护校,她们的助产技能多是经过在产房有经验的护士通过非正规的师徒式的传授得来。因此,面对每年出生的1600万新生儿,如果按照 国际上每1000名活产要至少配有六名助产士的要求计算,我国助产士无论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不能满足妇女儿童的健康需求。

中国妇 幼保健协会成立以来,在促进母婴健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自2011年起,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领导和联合国人口基金的支持下,协会与北京大学护理 学院、湖南省卫生管理机构合作开展了"加强助产专业建设,改善妇女及新生儿健康"项目。项目启动以来,在促进助产政策发展和加强助产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 作,包括:调查我国助产士的人力资源现状、研究我国近现代助产政策的发展历程、召开政府相关部门参与的助产专业建设政策研讨会、制定助产士大专和大学本科 教育的课程设置、编写教材等。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八所重点院校开展助产士大学本科招生工作,委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组织专家制定了"助产士规范化培 训基地标准"并对八所教学医院进行了评估认定。助产专业将开始全方位,多层次的正规培训,助产专业的学科发展鸣笛提到了议事日程。

会 议开幕式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常务副会长李长明主持,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张文康会长在大会上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呼吁卫生行政部门、社会各界人士继续给予助 产士队伍热情帮助、大力支持,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建议,内容包括:协助政府教育、卫生计生部门做好八所重点院校助产士大学本科招生、助产士培训基 地规范化培训工作;呼吁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建立、完善助产士准入和晋升机制,建立助产士的职称体系,为助产士的职业发展、技术提升、稳定队伍创造 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助产士法的立法依据和建议,推动制定保护助产士权益、行业自律、依法开展工作法律法规等。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 代表处副代表巴素雅女士、浙江省卫生计生委领导王国敬先生出席了会议并做重要讲话。在开幕式议程中还进行了"助产士规范化培训基地"授牌仪式,并向新成立 的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的主任、副主任委员颁发了证书。

会议学术研讨会部分首先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庞汝彦女士进行了题为 "中国助产展业建设和发展"的主题发言。庞汝彦副会长对我国助产专业面临的问题、近现代助产发展历程、以及助产教育发展的历程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提出来我 国助产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并号召所有助产专业人员及关心助产专业发展的人士共同努力,促进我国助产专业发展。会议还邀请了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妇女 处处长宋莉女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卫生营养及环境卫生处处长谢若博先生、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Kyllike Christensson 女士、英国伦敦去助产士总监Naomi Gallageher女士、香港护理专科学院有限公司副总裁冯玉娟女士、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助理代表彭炯先生、英国救助儿童会妇女及新生儿健康顾问 萨拉女士、澳大利亚Bays Hospital产科助产士傅惠女士、以及数十名国内知名产科及助产专家进行了有关助产专业发展理论及实践的专题报告及讲座。

该次会议有超过16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助产士参加,是中国助产士的一次盛大会议,为助产士交流和学习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机会和平台,必将进一步促进助产专业的建设及发展,为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实现后千年的发展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来源:光明网)

评论:0  | 查看:2176

快来抢沙发哟~
共 0 条
1
确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