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助产年终十大盘点

编者按:又到年终盘点时,对于过去的"匆匆那年",助产界发生了哪些大事件一度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哪些新鲜事启迪了你的医学思维?哪些热议话题让你一直"恋恋不忘"?又有哪些精彩你遗憾错过?中国助产士网隆重推出"匆匆那年"-年终十大盘点,下面让我们跟随新闻镜头一起回顾那年"最具影响力的助产新闻"。

留守儿童及流动儿童问题成焦点

2016-02-04

摘要: 事件:2015年6月9日,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发生了举世震惊的4名留守儿童自杀身亡事件。近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两个新的教育边缘化群体:被称为"流动儿童"的进城务工农民工的随迁子女 ...

事 件:2015年6月9日,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发生了举世震惊的4名留守儿童自杀身亡事件。近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两个新的 教育边缘化群体:被称为"流动儿童"的进城务工农民工的随迁子女,以及他们留在农村家中的孩子——"留守儿童"。后者相对前者"能见度"更低,近一两年才 引起广泛关注。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全国17岁以下流动儿童为3581万,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这两个群体总数 约一亿人。据教育部统计,2013年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流动儿童1277.17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共2126.75万人,合计为3403.9万 人。民间组织发布的相关调查显示,按照留守儿童的总数测算,全国约有1793万农村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父母1~2次;约有921万孩子"一年到头见不到父 母"。毕节事件之后,留守儿童问题成为社会焦点,对此及其呈相互转化关系的流动儿童问题也引起广泛讨论。

理由:毕节留守儿童的悲剧,意义远 远超过了自然灾害和一般的突发事件,也远远超过了毕节市和贵州省;它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群体令人不安的悲催缩影,是整体性社会治理失灵的一个爆点。它揭示 的,是我国儿童权益保护的缺位,是乡村教育、乡村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失败;需要通过调查、研讨、政策倡导、实际干预等多样化的社会参与,持续地关注留守流动 儿童群体并探讨其解决之道。

来源:钦浪网

评论:0  | 查看:1922

快来抢沙发哟~
共 0 条
1
确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