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助产年终十大盘点

编者按:又到年终盘点时,对于过去的"匆匆那年",助产界发生了哪些大事件一度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哪些新鲜事启迪了你的医学思维?哪些热议话题让你一直"恋恋不忘"?又有哪些精彩你遗憾错过?中国助产士网隆重推出"匆匆那年"-年终十大盘点,下面让我们跟随新闻镜头一起回顾那年"最具影响力的助产新闻"。

2015年12月1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2016-02-04

2015中国助产专业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杭举行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成立仪式上,徐鑫芬主任正接受主任委员聘书。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作为一份职业,助产士始终处于边缘位置。

昨天,是国际助产士日。这一天对于中国广大助产士来说,也是个"正名"的日子。来自全国所有妇产科机构的1300多名代表在杭州聚集一堂,在这一天,召开了"2015中国助产专业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

在国际助产士日到来的前一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正式成立了,昨天上午,"助产士规范化培训基地"授牌仪式也正式启动。从今以后,在中国,助产士将名正言顺地拥有自己的组织,享受规范化的教育和培训,获得更多人的认知和尊重。

传帮带式助产士教育

将获得医学院规范化培训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会长张文康在会上谈到,我国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种种原因,过分强调产科医生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加上医院没有助产士的职称体系,助产士逐渐被边缘化,助产队伍萎缩、技术退化。

因此在助产士的教育培训上,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助产士学校逐渐关闭,现在我们能遇见的大部分助产士毕业于护校。

"她们的助产技能,大多是通过在产房有经验的 护士以非正规的师徒式传授得来。"张文康会长补充,国际上要求每1000名产妇要配有6名助产士,但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我国每千人的助产士人数为 0.03,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几乎所有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助产士比例,助产专业人员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去年,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八所重点院校开展助产士大学本科招生工作,委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组织专家制定了"助产士规范化培训基地标准",并对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医院在内的八所教学医院进行了评估认定。

这是助产专业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助产士帮助下的自由分娩

能缩短产程减轻疼痛

稍有胎位不正或是疼痛难忍,放在过去,很多产科医生或者产妇会选择剖宫产。前几年,中国的剖宫产率甚至高达55%以上,部分地区甚至高达70%-80%,超过世界警戒线3-5倍之间。

"这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文明的象征。"担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士分会主任委员的浙医妇院护理部主任徐鑫芬表示,"在日本,助产士管理下的孕妇,所产的胎儿重量普遍控制在6斤左右,剖宫产率仅7%。"

徐鑫芬告诉记者,阴道分娩的胎儿经过子宫收缩和产道的挤压,使胎儿肺里和呼吸道内的羊水和黏液得以流出,减少了新生儿吸入羊水、胎粪而引发肺炎的发生。

"阴道分娩时,胎儿头部不断受挤压,刺激胎儿呼吸中枢,有利于出生后建立正常呼吸。 阴道自然分娩的产妇,产后身体恢复快于剖宫产,还能避免剖宫产许多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发生,能有较多精力照料婴儿。"徐鑫芬说。

她还介绍,助产士能够为产妇提供专业的分娩指导,在遇到胎位不正、脐带轻微绕颈等情况时,助产士会帮助产妇选择安全的自由体位,根据每个产妇的不同情况,通过调整自由体位帮助胎儿转动,缩短产程、减少出血、减少侧切。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记者 纪含羽 通讯员 孙美燕 文/摄    编辑:郑海云  

评论:0  | 查看:1886

快来抢沙发哟~
共 0 条
1
确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