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日记 之 如何做科学研究

2015-11-09

我不是一个很好的科学家,但我是一个临床医生,一个科学研究的发烧友,自己在做研究,也带研究生做研究,从一个导师的角度,一个临床医生的角度,一个科学研究爱好者的角度谈谈如何做科学研究。

现代医生的标准

关于临床医生要不要做研究,大家的看法不一,我们先看看英国提出来的,二十一世纪的医生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什么:临床医生(Clinician),领导者(Leader),合作伙伴(Partner),老师(Teacher),研究者(researcher)。也就是说一个好的临床医生要应用知识(临床),传授知识(教学),创造知识(科研),还要成为一个好的团队合作者,还能够去引领。

不做研究,依然可以做一个临床医生,但还是会有缺憾。

如何做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的原动力来自于"好奇心",要喜欢,你才会全心投入,要喜欢,你才会有动力,才会去钻研,所以最有效的方法是让科学研究要成为自己的爱好。可能你并不是天生的喜欢科学研究,但是接触多了,亲近多了,就会喜欢上TA。这和谈恋爱差不多,相处久了就会暗生情愫,就会感受到TA的好处。

对于在学术型医院工作的医生,科学研究不是你喜欢不喜欢的问题,TA是你必备的生存技能。但是很遗憾,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科学研究,所以有不少临床能力很好的医生一直挺拧巴着挣扎在学术型医院。

科学研究的第一要务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凝练科学问题",一个好的问题是成功的一半。凝练好了问题,你要反复问自己和问别人:

这是不是一个很好的科学问题?这是不是一个很好的临床问题?

你适合做科学研究吗?

从某种程度上科研思路比科研方法更重要,科研方法是有套路的,是可以学习和培养的,但是科研思路的养成没那么容易,有人可能做了一辈子的科学研究也还是稀里糊涂,有些人你稍微给TA一点拨就进步神速。

科学研究也是要讲究天赋的,如果发现实在不是这块料,你就早点放弃科学研究,去踏踏实实地做你的临床医生吧。有些人天生就是做临床医生的料,而有些人天生就是杀老鼠养细胞拿基金发SCI文章的好手,不要暴殄天物地去Mismatch错配,可惜了这些天赋高手。

科学研究包括实验室研究,临床研究。年轻人更加适合做实验室研究,实验室研究可以一个人做,需要的是实验室的技术,面对的是老鼠和细胞。高年资医生才有更多的机会去做临床研究,临床研究面对的是人,是很多的病人和不同的医生,更需要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沟通能力。

当然,天生的科学研究好手和天生就不适合做科学研究的人还是少数,多数人是在中间,经过培养和训练多数是可以很好地去做科学研究的。

如何汇报课题设计?

这是我给学生提出的找我汇报课题设计的要求,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仅供参考。

找我汇报课题时,内容不要超过一张A4打印纸,要告诉我设计思路(怎么想),创新点(怎样不同),路线图(怎么做),时间表(做多久),预算(花多少钱),文章发表(在哪本杂志上发表)。

如果不能用不超过一张A4纸的内容写下来,无法在10分钟之内非常清楚地讲明白,说明还没有准备好,要退回去重新准备。

非常重要的第一桶金

科研经费的资助原则一般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一般手里有了像样子的文章,特别是SCI文章以后,你申请科研经费,特别是类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研经费才有可能有比较大的胜算。因此,你的第一篇SCI文章特别重要,这第一桶金是通向未来成功之门的敲门砖。对于读研究生的同学来讲,不管你是硕士还是博士,如果有可能,尽量要排除万难,争取在毕业的时候能够发表一篇SCI文章,在课题设计的时候就要以发表SCI文章为目标。千万不要以为你毕业后还能够有时间、精力和机会去做课题,写SCI文章。

让你不掉队,但不保证脱颖而出的"五个一"

一个博士学位、至少一个国家自然基金、至少一篇SCI文章、至少一年的国外留学经历、还得有一手临床绝活。

如何寻找标杆?

无论是做科学研究,还是为自己制订职业发展规划,都要寻找标杆。在你选定的研究方向上,一般都会有国际学术组织,能够成为国际学术组织委员的教授一般都是同行中的大牛;其他的要学习和跟踪的标杆还有重要国际会议的讲者,SCI杂志的编委,为SCI杂志写Comment和Editorial的人。除此之外,多请教几位小同行(这个小不是指年龄小,而是指和你研究方向最接近的同行)也会很容易帮助你很快锁定所需要关注和学习的标杆。

这一切都想明白了,剩下的就只有坚持了,不论遇到什么问题和困难,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哪怕种瓜得的是豆。过了那几个坎,就会豁然开朗,如入无人之境。

文章来源:段涛大夫

评论:0  | 查看:1035

快来抢沙发哟~
共 0 条
1
确认评论

最新公告

尊敬的产科同仁:

一年一度的助产盛会即将来临,经全国助产同仁们的共同选定,全国第七届"助产技术与管理培训班"暨2016年助产年会定于2016年10月29--31日在中国·北京盛大召开。助产姐妹们一路陪伴助产年会走来,逐步更新了服务理念和新的助产技术,重新认识了现代助产人的职责和助产服务模式,在促进助产专业回归、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和会阴侧切率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助产学术交流品牌会议,本次会议海量征集产前产时产后论文及科研,并邀请有意向搞科研的临床及教育单位参加中国助产数据库的建立。

征文要求如下:

一、征文内容

   (一)孕妇学校的建设与运营

孕产妇健康教育模式及管理,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方法、体重管理、胎教、运动等。

   (二)助产技术与管理

产房管理、新产程管理、自由体位分娩、无创接生、会阴缝合、催产素使用、产后出血等急危重症的抢救、新技术新理论应用等。

   (三)产科优质护理与服务

产前检查、产前咨询教育、产后护理、疤痕子宫分娩、无痛分娩护理、导乐陪伴、剖宫产术后护理、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母乳喂养等

  (四)母乳喂养、产后恢复的理论与实践

母乳喂养咨询室的建立、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与药物、新生儿心理,产后盆底肌的恢复、营养膳食等

  (五)积极心理学在产科的使用:用积极的语言对话,减轻孕产妇与产科工作者之间的压力,尊重孕产妇的知情同意权、分娩计划书、助产士门诊咨询方法 、预防产后抑郁等

  (六)医院助产教育的发展与实践。

如何带教实习生和毕业生,如果分级管理临床助产士等

 (二)征文要求

   1、原创,未在任何地方(网络、杂志、报刊等)发表。

   2、投稿邮箱cnzcs8@163.com,如有多媒体内容请刻成光盘后邮寄。自留底稿,不退稿,主题请标明"助产年会论文投稿"。

 3、请附作者介绍、邮箱、手机、通讯地址、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

(三)征文录取

征集时间:2016年3月1日—9月10日,大会组委会择优录取,大会组委会将及时通知作者本人录取通知。录取征文将推荐给各大学术期刊发表,陆续刊登在中国助产士网 可在《今日助产》发表。

期待您的参与,与助产同行,共筑中国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