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生孩子那些事 之 孕期旅行

2015-10-06

怀孕了,有啥事不可以做的?其实多数事情都可以继续做,包括旅行、乘飞机、自己驾车,不过在旅行时有些事情需要注意。


知道自己是否可以旅行

在旅行之前,特别是长途旅行之前,最好咨询一下自己的产科医生,让医生帮你评估一下,看是否有流产的风险,早产的风险,以及在旅途中分娩的风险。如果有妊娠内外科合并症的话,还要评估一下合并症急性发作的风险。风险小的话可以放心旅行,风险大的话就太平一点吧。


旅行前的准备

"小心驶得万年船",即使医生同意你旅行,最好还是要做好一些意外发生的准备。在出发之前,了解好沿途和目的地相关医院的情况,医院地址与联系方式,一旦发生意外,可以直接去就诊。如果有相熟的产科医生,获得相应的联系方式就相当于得到了另外一重保险。提醒一下,如果和医生不是相熟的朋友关系的话,别硬去问医生要电话号码。


自驾车注意事项

怀孕后依然可以开车,包括驾车外出旅行,除了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以外,还需要特别重视安全带和安全气囊。

安全带:扣上安全带,腰带要放在"大肚子"以下,跨在臀部和骨盆上;

肩带斜跨胸部,放在两个乳房之间,上面要放在锁骨中间部位,不要靠近颈部。 安全气囊:一旦发生车祸,安全气囊可以救命,但是怀孕以后注意事项和非孕期还有些不同。要保持胸部和方向盘之间的距离大约10 英寸(25厘米)左右,如果车上的安全气囊有"on/off" 开关,请调整到"on" 。如果方向盘是可以调整的,最好把方向调整到对着胸部,而不是对着"大肚子"或头部。

一旦驾车或者乘车发生事故,特别是腹部受到撞击后,需要关注以下情况:是否有阴道流血和大量无色液体流出(胎膜早破),胎动情况。必要时要去医院急诊,需要做相应的检查,特别是超声检查,以除外胎盘早剥并确认胎儿的心跳。


乘飞机注意事项

怀孕以后依然可以乘飞机,包括长途国际旅行。在乘飞机之前最好和航空公司联系,确认孕妇可以乘飞机的最大孕周,多数航空公司不允许妊娠36周以后乘飞机(一些国际航线要求可以飞行的孕周还要早一些),多数航空公司会要求准妈妈提供医生出具的可以乘飞机的医学证明。

在乘飞机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 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选择靠近走道的位置,这样在长途飞行时可以方便起身活动。

  • 在长途飞行时,一般建议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和每2-3小时起身来回走动,目的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和继发的栓子脱落引起的急性肺栓塞。

  • 避免食用产气的食物和饮用碳酸饮料。

  • 要全程系好安全带,把安全带放在"大肚子"下面。

     文章来源:段涛大夫

评论:0  | 查看:1176

快来抢沙发哟~
共 0 条
1
确认评论

最新公告

尊敬的产科同仁:

一年一度的助产盛会即将来临,经全国助产同仁们的共同选定,全国第七届"助产技术与管理培训班"暨2016年助产年会定于2016年10月29--31日在中国·北京盛大召开。助产姐妹们一路陪伴助产年会走来,逐步更新了服务理念和新的助产技术,重新认识了现代助产人的职责和助产服务模式,在促进助产专业回归、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和会阴侧切率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助产学术交流品牌会议,本次会议海量征集产前产时产后论文及科研,并邀请有意向搞科研的临床及教育单位参加中国助产数据库的建立。

征文要求如下:

一、征文内容

   (一)孕妇学校的建设与运营

孕产妇健康教育模式及管理,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方法、体重管理、胎教、运动等。

   (二)助产技术与管理

产房管理、新产程管理、自由体位分娩、无创接生、会阴缝合、催产素使用、产后出血等急危重症的抢救、新技术新理论应用等。

   (三)产科优质护理与服务

产前检查、产前咨询教育、产后护理、疤痕子宫分娩、无痛分娩护理、导乐陪伴、剖宫产术后护理、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母乳喂养等

  (四)母乳喂养、产后恢复的理论与实践

母乳喂养咨询室的建立、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与药物、新生儿心理,产后盆底肌的恢复、营养膳食等

  (五)积极心理学在产科的使用:用积极的语言对话,减轻孕产妇与产科工作者之间的压力,尊重孕产妇的知情同意权、分娩计划书、助产士门诊咨询方法 、预防产后抑郁等

  (六)医院助产教育的发展与实践。

如何带教实习生和毕业生,如果分级管理临床助产士等

 (二)征文要求

   1、原创,未在任何地方(网络、杂志、报刊等)发表。

   2、投稿邮箱cnzcs8@163.com,如有多媒体内容请刻成光盘后邮寄。自留底稿,不退稿,主题请标明"助产年会论文投稿"。

 3、请附作者介绍、邮箱、手机、通讯地址、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

(三)征文录取

征集时间:2016年3月1日—9月10日,大会组委会择优录取,大会组委会将及时通知作者本人录取通知。录取征文将推荐给各大学术期刊发表,陆续刊登在中国助产士网 可在《今日助产》发表。

期待您的参与,与助产同行,共筑中国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