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日记 之 医院2.0

2015-09-30

      自从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后,很多人号称要改变医院,颠覆医院,创建智慧医院,打造互联网医院,说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说到点子上的还没有见到。

      放眼全世界,即使是在欧美国家,即使是最近几年新建的现代化医院,看上去和一两百年以前的医院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真正的现代医院只有一两百年的历史,西医医院的大规模发展是和麻醉、输血、无菌消毒、抗生素的使用联系在一起的。最初建立医院的目的是给穷人提供服务的,主要是教会在开办,后来医院条件好了,有钱人才去医院看病。医院始于农业时代,成形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医院依旧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医院的基础是内外妇儿四大临床科室,然后在此基础上又细分出很多的专科,亚专科,甚至单个疾病也成为一个临床科室,例如糖尿病专科。医院有门诊,有病房,除了临床科室还有一些辅助诊断科室。医院的科室的设置,硬件和流程的安排一方面是为了方便患者,更主要的是为了便于管理,提高效率。这种医院的形态从一两百年以前到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不管你把医院建设得有多大,有多富丽堂皇,不管你是否应用互联网技术,因为设计医院的逻辑没有改变过,所以依然是1.0版本的医院,顶多是1.1或者是1.2版本。

      随着患者组织的逐渐强大,JCI和DNV国际医院管理认证对"以患者为中心"和"患者安全与质量持续改进"理念的强调和逐步推广,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传统的医疗模式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1.0版本医院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现在是时候考虑医院设计、建设、运营模式的改变了,以下是我本人提出的"医院2.0"或者"NGH, Next Generation Hospital,下一代医院"应该包含的要素。

      以患者为中心

      1.0版本医院的设计是以管理为中心,以学科为中心,以医生为中心,以疾病为中心的,考虑更多的是医院便于管理,便于提高效率。在2.0版本的医院设计时,一定要把"人"字大写,患者要成为主角,一切要围绕着患者转,而不是让患者在迷宫一样的医院中,从一个部门转到另外一个部门,从一个科室转到另外一个科室,从一个陌生的医生转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医生。

      无论是医院环境的规划,建筑的设计,还是诊疗流程的安排,服务设施的配套,都要考虑到患者的方便和舒适度,目前国内追求超大规模的医院设计是反人性的,是无视患者的,根本谈不上以患者为中心。

       以患者安全与质量持续改进为核心

      目前,医疗行为基本上是以医生为主导,以技术为驱动,以利润为导向。在患者安全和质量持续改进方面,多数医院(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医院)缺乏有远见的顶层设计,缺少文化建设和机制的保障,没有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工具,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配置,缺乏改进的动力。虽然在JCI和DNV医院国际管理认证的推动下国内在患者安全与质量持续改进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的进步,但是与国际同行相比,差距甚远。

      在2.0版本的医院中,"以患者安全与质量持续改进为核心"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严格的落实,这样才能满足患者"Keep me safe保障我的安全,Heal me治好我的疾病,Be nice to me对我态度好一点"的最基本要求。

      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驱动

     在医院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方面,我曾经提出过一个"Triology"的概念。Social Media(社交媒体):社交媒体解决的是"人与人的连接";Wearable Technology(可穿戴医疗设备):可穿戴医疗设备解决的是"人与物的连接", IOT(物联网):物联网解决的是医院内部"物与物的连接"。只有完全做到这"Triology"的自身内部连接,以及"Triology"之间的闭环连接以后,才能真正在技术上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终极目的。

      以健康而不是疾病为目标

     1.0版本医院的目的是治病,绝大多数的收费模式是fee for service按项目收费,医院是以疾病为目标的利润中心。在这种商业模式下,当然会导致多开药,多检查,多住院,多做手术,整个社会的卫生总费用是会持续上升的。

     在2.0版本的医院(医疗组织),医疗模式应该转变为以健康为目标,是成本中心,目的是促进人群的健康,越是让大家健康,越是少生病,少吃药,少住院,少做手术,医院(医疗组织)就会获得更多的利润。

     虽然我提出的医院2.0的这四种要素在不同的医院会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是迄今为止我还没有看到哪一家医院真正能够同时做到这四点,能够真的让人看了眼前一亮。医院2.0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没有答案,肯定不会是现在大家看到的医院的样子,只有满足了这四个条件,才有资格称为2.0版本的医院,让我们共同期待真正的医院2.0的出现。

     文章来源:段涛大夫

评论:0  | 查看:1355

快来抢沙发哟~
共 0 条
1
确认评论

最新公告

尊敬的产科同仁:

一年一度的助产盛会即将来临,经全国助产同仁们的共同选定,全国第七届"助产技术与管理培训班"暨2016年助产年会定于2016年10月29--31日在中国·北京盛大召开。助产姐妹们一路陪伴助产年会走来,逐步更新了服务理念和新的助产技术,重新认识了现代助产人的职责和助产服务模式,在促进助产专业回归、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和会阴侧切率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助产学术交流品牌会议,本次会议海量征集产前产时产后论文及科研,并邀请有意向搞科研的临床及教育单位参加中国助产数据库的建立。

征文要求如下:

一、征文内容

   (一)孕妇学校的建设与运营

孕产妇健康教育模式及管理,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方法、体重管理、胎教、运动等。

   (二)助产技术与管理

产房管理、新产程管理、自由体位分娩、无创接生、会阴缝合、催产素使用、产后出血等急危重症的抢救、新技术新理论应用等。

   (三)产科优质护理与服务

产前检查、产前咨询教育、产后护理、疤痕子宫分娩、无痛分娩护理、导乐陪伴、剖宫产术后护理、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母乳喂养等

  (四)母乳喂养、产后恢复的理论与实践

母乳喂养咨询室的建立、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与药物、新生儿心理,产后盆底肌的恢复、营养膳食等

  (五)积极心理学在产科的使用:用积极的语言对话,减轻孕产妇与产科工作者之间的压力,尊重孕产妇的知情同意权、分娩计划书、助产士门诊咨询方法 、预防产后抑郁等

  (六)医院助产教育的发展与实践。

如何带教实习生和毕业生,如果分级管理临床助产士等

 (二)征文要求

   1、原创,未在任何地方(网络、杂志、报刊等)发表。

   2、投稿邮箱cnzcs8@163.com,如有多媒体内容请刻成光盘后邮寄。自留底稿,不退稿,主题请标明"助产年会论文投稿"。

 3、请附作者介绍、邮箱、手机、通讯地址、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

(三)征文录取

征集时间:2016年3月1日—9月10日,大会组委会择优录取,大会组委会将及时通知作者本人录取通知。录取征文将推荐给各大学术期刊发表,陆续刊登在中国助产士网 可在《今日助产》发表。

期待您的参与,与助产同行,共筑中国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