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日记 之 贬低和歧视SCI不厚道

2015-09-21

反对SCI至上,但是也不应该歧视SCI

最近微信上流行一个笑话,意思是说在看决定看医生之前先要查查TA发过SCI文章没有,如果TA发过不少比较牛的SCI文章,赶紧去退号:这货基础医学研究这么猛,看病肯定不咋地!多数医生看了觉得开心解气,因为这些年SCI文章成了绝大多数医生头上的一座大山和心头之痛,大家都是SCI的受害者。

这件事当笑话讲讲可以,但是真的要老是去埋汰SCI,歧视有SCI文章的医生,甚至是Anti-SCI,就有失公允和不厚道了。SCI文章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被中国的歪嘴和尚念歪了。


SCI的至上的恶果

SCI文章当成衡量人才最重要的标准这种畸形的考核机制催生了不少只会写SCI文章不怎么会看病的Paper Doctor;导致一些只会写SCI文章开刀不咋地的人做手术科室的主任;导致真正有影响力的临床专家("临床影响因子"高的人)无法入选"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领军人才",因为TA们的"SCI影响因子"不够高,而入选的是往往是临床同行都没怎么听说过或并不认可的人,因为TA们的"SCI影响因子"高。

SCI至上把做基础科学研究的人的身价炒得畸高对于做基础研究的人来讲,在实验室做研究发SCI文章是TA们的主业,对于临床医生来讲,看病手术是主业,做研究发SCI文章是业余。现在对两种人的考核标准和要求是一样的,都是SCI文章和科研基金,这就像让专业的足球运动员与专业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乒乓球一样,是很荒唐和很不公平的。

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现在比临床学科比人才只比SCI文章和基金的数量,为了大干快上,很多大学和医院都在相互挖墙脚抢人才,因此SCI文章多影响因子高,特别是在(CNSCell,Nature,Science)上发表过文章的人就炙手可热,转会身价被炒得畸高,而SCI文章不咋地的真正临床高手的身价却抬不上去,因为一般情况下转会费的身价是按照SCI的影响因子来计算的。

当然,SCI 至上还有很多其他的恶果,例如论文造假,也催生了很多SCI文章的写作枪手公司;临床医生放下看病人不看,天天到实验室去弄老鼠;临床做得好没有SCI文章的医生无法获得职称晋升等。


要正确看待SCI文章

虽然多数医生痛恨SCI文章和它带来的恶果,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正确、客观地看待SCI文章。在同一领域里,SCI文章影响因子的高低基本能代表研究水平的高低;在不同领域,不能简单用SCI文章的影响因子的高低来横向比较判断研究水平的高低;基础研究SCI杂志的影响因子普遍高于临床研究SCI杂志,但是临床研究做得好,也可以发影响因子很高的临床SCI文章;SCI文章的发表过程比较公平和公正,至少不会像中文文章那样存在很多的走后门和花钱就给发的现象;SCI文章相对比较靠谱,虽然也有造假现象,但是至少不会像中文文章造假的比例那么高。

基础研究的SCI文章只能代表一个人的实验室研究的能力,并不能说明TA是个好医生。

临床研究的SCI文章,特别是大样本多中心高水平的临床SCI文章更能体现研究者的临床水平,临床SCI文章比基础研究SCI更难写,需要花的时间和精力更多。

即使是在欧美国家,对于临床医生来讲,SCI文章也只是少数人的事,不应该是多数人要关心的事。

SCI文章多并不说明TA是好医生,但是SCI文章多的人也可以是好医生,只会做临床不会写文章(特别是没有SCI文章)的医生肯定不是最好的医生。SCI写得好,临床也做得好的医生并不少见,所以我们不能将SCI文章和好医生简单地对立起来。

对于那些既能临床做得出色,又能科研基金拿得多,还能SCI文章写得多,TMD八面玲珑口吐莲花人见人爱(而且居然还比你年轻,还比你帅)的人,我们只能羡慕嫉妒恨了。


衡量医生用什么标准?

评价好医生应该以临床指标为主:患者数量,患者中疑难危重复杂病例的比例,患者安全与质量,本专业核心技术和新技术的开展,患者满意度等,当然还要加上SCI特别是临床SCI文章的数量,除非你说我选择只做一个单纯的临床医生(Physician),不想在三级甲等大学附属医院做教授(Physician Scientist)。

再过若干年,在三级甲等大学附属医院,如果没有SCI文章的话,混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这种医院每年能留下来的多数是一毕业就有SCI文章的博士(Ph.D.),TA们多数是聪明的孩子,手也不会比你笨,经过严格的住院医生和专科医生的培训,很快就会是一把临床好手,年轻是TA们最大的资本

所以,对于SCI文章恨归恨,骂归骂,该写的时候还是要写。


当然,对于多数只想安安静静地做个好的临床医生的人来说,SCI应该,也必须退出考核和评价体系。


        文章来源:段涛大夫

评论:0  | 查看:1325

快来抢沙发哟~
共 0 条
1
确认评论

最新公告

尊敬的产科同仁:

一年一度的助产盛会即将来临,经全国助产同仁们的共同选定,全国第七届"助产技术与管理培训班"暨2016年助产年会定于2016年10月29--31日在中国·北京盛大召开。助产姐妹们一路陪伴助产年会走来,逐步更新了服务理念和新的助产技术,重新认识了现代助产人的职责和助产服务模式,在促进助产专业回归、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和会阴侧切率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助产学术交流品牌会议,本次会议海量征集产前产时产后论文及科研,并邀请有意向搞科研的临床及教育单位参加中国助产数据库的建立。

征文要求如下:

一、征文内容

   (一)孕妇学校的建设与运营

孕产妇健康教育模式及管理,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方法、体重管理、胎教、运动等。

   (二)助产技术与管理

产房管理、新产程管理、自由体位分娩、无创接生、会阴缝合、催产素使用、产后出血等急危重症的抢救、新技术新理论应用等。

   (三)产科优质护理与服务

产前检查、产前咨询教育、产后护理、疤痕子宫分娩、无痛分娩护理、导乐陪伴、剖宫产术后护理、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母乳喂养等

  (四)母乳喂养、产后恢复的理论与实践

母乳喂养咨询室的建立、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与药物、新生儿心理,产后盆底肌的恢复、营养膳食等

  (五)积极心理学在产科的使用:用积极的语言对话,减轻孕产妇与产科工作者之间的压力,尊重孕产妇的知情同意权、分娩计划书、助产士门诊咨询方法 、预防产后抑郁等

  (六)医院助产教育的发展与实践。

如何带教实习生和毕业生,如果分级管理临床助产士等

 (二)征文要求

   1、原创,未在任何地方(网络、杂志、报刊等)发表。

   2、投稿邮箱cnzcs8@163.com,如有多媒体内容请刻成光盘后邮寄。自留底稿,不退稿,主题请标明"助产年会论文投稿"。

 3、请附作者介绍、邮箱、手机、通讯地址、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

(三)征文录取

征集时间:2016年3月1日—9月10日,大会组委会择优录取,大会组委会将及时通知作者本人录取通知。录取征文将推荐给各大学术期刊发表,陆续刊登在中国助产士网 可在《今日助产》发表。

期待您的参与,与助产同行,共筑中国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