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日记 之 移动互联网精神Vs医学专业精神

2015-08-17

       现在移动医疗很火,移动互联网概念也满天飞,好像谁不谈移动互联网谁就Out了,我在一妇婴也大力推进移动医疗,声称要"全面拥抱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给医院带来的不仅仅是服务创新、管理创新、效率提高,随之而来的也会有副作用,也有不少虚火,在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各位同行:其实移动互联网精神与医学的专业精神是有冲突的。

        医学专业精神

       除了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外,医学专业精神更加重视人道主义精神,要有悲悯天下的核心价值观,是要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要敬畏生命。医学是慢功出细活,好医生是熬出来的,医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充满了挑战,有着残酷的淘汰机制。医学本质上是一个相对保守的体系,知识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技术创新的前提是患者安全,一个新药和新技术从开始研发到临床普遍使用至少需要十几年到二十几年的时间。一个好的医生应该是:手艺像工匠,学问像教授,心思像侦探,心肠像菩萨。这样的好医生难道不值得你耐心等待吗?这样的专业难道不配得上体面的收入吗?这样的好医生的挂号费只有十元合理吗?

       在某种程度上,医学专业精神与商业精神是不太相容的,在现实世界中,如果对医生同时要求医学专业精神和商业精神(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有可能会导致很多分裂的行为出现,最近美国哈佛大学的萧庆伦教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撰文谈中国医改,提到中国医学专业精神(Professionalism)的普遍缺失,令人深思。

       如何能做到既讲医学专业精神,服务好患者,又讲商业精神,让医院能够维持运行,让医务人员能有合理合法体面的收入,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移动互联网思维带来的后果

       移动互联网是革命性的创新,正在快速改变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给我们带来效率提高和服务体验改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特别是在医疗领域,因为所谓的移动互联网精神与医学专业精神是有冲突的。移动互联网讲究免费、即时、秒杀、互动、羊毛出在猪身上、站在风口的猪也可以飞起来。这会让大家觉得一切来的太容易,习惯于免费,没有耐心去等待,为了买I Phone可以通宵排队,但是看病等一个小时就不耐烦了。

       几个小朋友,花几个月时间就可以鼓捣出一个移动医疗APP,然后就可以融资几千万,号称估值几个亿,未来还会IPO。从医学院读到博士毕业需要至少十来年时间,然后进入临床培养,至少还要十年的时间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独当一面的医生。这巨大的反差会导致怎样的后果?相信大家心里都明白。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焦虑

       在资本的驱动下,有一股移动医疗的创业虚火在中国剧烈燃烧。据估计,2014-2015年中国有超过1000个以上的移动医疗相关的APP诞生,现状是:NB乱吹,热钱乱飞,快钱猛赚!目前,这一移动互联网的焦虑症还在继续漫延,已经从IT行业和投资业漫延到医疗行业。这是好事,会从外围推进医院的发展与改善,但是也有风险,从某种程度上,这些乱象也扰乱了医院和医务人员。

       医学专业精神和移动互联网精神能相互融合吗?

       移动互联网更多的是解决服务和效率,医学专业解决的是生死;移动互联网做法可以是quick & dirty,但是医学必须是slow & clean。医疗机构必须面对现实,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来改善医院的就医体验,提高管理与服务效率。但是更需要同时提高我们的医学专业精神,以更好的技术和更多的人文关怀和职业素养来服务我们的患者。

        PS:我们的身体跑得太快,把文化和灵魂丢在了身后,当我们停下来回望自己的灵魂时,好像彼此变得陌生了。我们真的需要跑这么快吗?我们的健康呢?我们的家人呢?我们的亲情呢?心丢了,要速度还有意义吗?读一读木心的这首诗吧,也许是时候要改变自己了。

从前慢 ——木心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评论:0  | 查看:1238

快来抢沙发哟~
共 0 条
1
确认评论

最新公告

尊敬的产科同仁:

一年一度的助产盛会即将来临,经全国助产同仁们的共同选定,全国第七届"助产技术与管理培训班"暨2016年助产年会定于2016年10月29--31日在中国·北京盛大召开。助产姐妹们一路陪伴助产年会走来,逐步更新了服务理念和新的助产技术,重新认识了现代助产人的职责和助产服务模式,在促进助产专业回归、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和会阴侧切率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助产学术交流品牌会议,本次会议海量征集产前产时产后论文及科研,并邀请有意向搞科研的临床及教育单位参加中国助产数据库的建立。

征文要求如下:

一、征文内容

   (一)孕妇学校的建设与运营

孕产妇健康教育模式及管理,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方法、体重管理、胎教、运动等。

   (二)助产技术与管理

产房管理、新产程管理、自由体位分娩、无创接生、会阴缝合、催产素使用、产后出血等急危重症的抢救、新技术新理论应用等。

   (三)产科优质护理与服务

产前检查、产前咨询教育、产后护理、疤痕子宫分娩、无痛分娩护理、导乐陪伴、剖宫产术后护理、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母乳喂养等

  (四)母乳喂养、产后恢复的理论与实践

母乳喂养咨询室的建立、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与药物、新生儿心理,产后盆底肌的恢复、营养膳食等

  (五)积极心理学在产科的使用:用积极的语言对话,减轻孕产妇与产科工作者之间的压力,尊重孕产妇的知情同意权、分娩计划书、助产士门诊咨询方法 、预防产后抑郁等

  (六)医院助产教育的发展与实践。

如何带教实习生和毕业生,如果分级管理临床助产士等

 (二)征文要求

   1、原创,未在任何地方(网络、杂志、报刊等)发表。

   2、投稿邮箱cnzcs8@163.com,如有多媒体内容请刻成光盘后邮寄。自留底稿,不退稿,主题请标明"助产年会论文投稿"。

 3、请附作者介绍、邮箱、手机、通讯地址、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

(三)征文录取

征集时间:2016年3月1日—9月10日,大会组委会择优录取,大会组委会将及时通知作者本人录取通知。录取征文将推荐给各大学术期刊发表,陆续刊登在中国助产士网 可在《今日助产》发表。

期待您的参与,与助产同行,共筑中国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