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日记 之 走出体制,你准备好了吗?

2015-07-29

按 理说,对于那些不满现状,想离开公立医院体制的医生来说,现在已经到了可以行动的时候了。首先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文件鼓励自由执业和多点执业, 其次现在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和大资本进入医疗行业,即将开张的不少医院都是起点比较高的大医院,不再是那些坑门拐骗的游资了。除了跳出公立医院进入非公医 院,你还可以选择自己开诊所,或者是加入医生集团,总之选择的余地比以前更多了。

但 是,目前医生们还是心动的多,观望的多,真正行动的人少。先行者们的教训让多数心动者们只敢有那"贼心",没敢有那"贼胆"。残酷的现实是,有些三级医院 教授在公立医院的特需门诊挂号费即使是1000元,依旧是排队也抢不到,但是一旦到了非公立医院,同样的价格,甚至是把挂号费降低到500元,也没有多少 病人来。同样是1000元的挂号费,在公立医院看病除了对教授本人的信任以外,还有TA背后的团队和整个三甲公立医院的背书,是对教授的品牌、医院的团 队、三甲公立医院品牌的信任。如果是在刚成立不久的非公立医院,能够依靠和信任的只有医生本人了,对医院团队和医院品牌的信任是要花时间和耐心才能逐渐建 立起来的。

其实,并不是每个医生 都适合离开公立医院的,哪怕你是所谓的"大牌教授"。离开公立医院,走出体制以后可以真正如鱼得水的医生应该符合以下的条件,各位照照镜子看一下,你自己 是否符合,不符合的话,你就乖乖的在公立医院呆着吧,不是你有了国家自然基金和SCI文章病人就会跟着你走的,离开公立医院的光环,不是每个人都依旧可以 有号召力的。


手上有活

一 招鲜吃遍天,手里有绝活的医生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很抢手,当然这里所说的"手上有活"指的是临床能力,不是国家自然基金和SCI文章。你最好要有全科的基 础,专科的能力,亚专科的技术,专病的钻研。在专病能力方面,能够在全国(至少在本区域内)同行中排前1%或者是前三名(要求太高了?好吧,那就排前5% 或者是前十名)。在自己的能力建设方面,最好不要成为啥都会啥都不精的万金油,要学会给自己贴专病标签(或专门技术标签)。原则上一个医生身上不要贴超过 3个以上的专病标签,一般情况下是"1+",也就是说擅长某专科领域中的一个亚专科,精通其中的一个专病。例如在产科领域擅长胎儿医学,精通复杂性双胎。 这就意味着产科的疾病都会处理,但是最擅长的还是胎儿医学,做的最好的是复杂性双胎。精通与复杂性双胎所有相关的诊疗技术,TTTS(双胎输血综合征)的 胎儿镜下激光手术做得最多,知道在全世界研究复杂性双胎的最著名的教授,熟读所有相关的最新文献,谁都问不倒你,做复杂性双胎相关的临床研究,患者找到你 就不需要找其他医生了,你就是复杂性双胎的"终点站"。当然,你也可以是"2+",也就是说精通2个专病,例如精通复杂性双胎和FGR(胎儿生长受限), 对于能力超强的人可以是"3+"。

当然,不是说每个医生都要去钻研复杂的疾病,不是说只有高年资医生才可以成为专病专家,年轻医生也可以。你可以去专注研究最常见最简单的疾病,例如妇科的阴道炎,如果你能真正成为阴道炎的专病专家,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任何人只要专注于一个领域,5年就可以成为专家,10年就可以成为权威,15年就可以成为世界顶尖。

——By博恩.崔西(Brian Tracy)。


脑子灵活

善沟通:技术好的人不一定就是一个好医生,你得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不仅仅需要和患者沟通,还需要和整个医疗团队成员能有很好的沟通。你总会遇到"难缠"患者,"很搞"的同事。我们都见到过一种人,不管是多"难缠"的患者,只要TA出面,都能很快解决矛盾和问题。这种医生很有"病人缘",无论TA去哪里,都会有很多的患者跟着TA走,离开公立医院的体制以后,善于沟通和"有病人缘"就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也是竞争力。

会妥协:医学不是数学,不会那么精准,同样一种病情会有不同的处理选择,作为医生不应该有预设立场,不应该把自己的选择强加在患者身上。在与患者和医疗团队的其他同事打交道时,在面对患者的诊疗方案选择时,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一个好的临床医生应该学会妥协。

有底线:会妥协并不意味着一味退让,并不意味着没有原则和底线。医疗原则的底线是要坚守的,做人的底线是要坚守的,医学伦理的底线是要坚守的。



有个人品牌

再小的个体也应该有品牌,品牌可以是技术品牌,也可以是服务品牌。医生的品牌意味着让人任何时候都能信得过,关键时候都能靠得住。在著名的大型三甲公立医院,医院的品牌过于强大,会远远超过医生的品牌,医生也基本上用不着去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只要你在这些大医院上班,不管水平怎么样,不管你服务态度好坏,总有看不光的患者。

可是一旦你离开三甲公立医院,个人品牌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你个人品牌的价值取决于你离开公立医院以后还会有多少患者跟着你走。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是很好的个人品牌建设的工具,也让年轻医生有了超过老医生的机会。医院和医生的关系就像庙与和尚的关系,在大庙也有小和尚,在小庙也可能有大和尚,多数人烧香是冲着庙去的,少数人是冲着和尚去的。所以,对于医生来讲,品牌建设就是在大庙里尽早成为大和尚。

其实,最好的marketing和品牌建设就是是放弃marketing,不去想品牌建设,而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真正地去落实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安全和质量持续改进为核心。当患者能真切地感受到你所做的一切时,品牌也就有了。



Big ASS

ASS 是一个比较粗鲁的词,我就不翻译了,这是我杜撰出来的一个缩写,用来描绘一种大医生,Arrogant (傲慢)、Selfish(自私)、Solo(独狼)。看着眼熟吧,有些大教授、科主任就是这种人,这种人自我感觉很好,但是一旦离开三甲公立医院的平 台,不单是患者不会跟着TA走,就是同事们也不会追随TA而去的。


有两种人最适合离开公立医院体制去发展:超强的专病技术+上佳的服务意识,或者是全面的全科能力+超强的亲和力+上佳的服务意识,当然最好还能有敏锐的商业头脑和义无反顾的决心。具备了这些条件,离开公立医院的体制束缚,你会发展得更好。

      文章来源:段涛大夫

评论:0  | 查看:1091

快来抢沙发哟~
共 0 条
1
确认评论

最新公告

尊敬的产科同仁:

一年一度的助产盛会即将来临,经全国助产同仁们的共同选定,全国第七届"助产技术与管理培训班"暨2016年助产年会定于2016年10月29--31日在中国·北京盛大召开。助产姐妹们一路陪伴助产年会走来,逐步更新了服务理念和新的助产技术,重新认识了现代助产人的职责和助产服务模式,在促进助产专业回归、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和会阴侧切率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助产学术交流品牌会议,本次会议海量征集产前产时产后论文及科研,并邀请有意向搞科研的临床及教育单位参加中国助产数据库的建立。

征文要求如下:

一、征文内容

   (一)孕妇学校的建设与运营

孕产妇健康教育模式及管理,孕产妇的健康教育方法、体重管理、胎教、运动等。

   (二)助产技术与管理

产房管理、新产程管理、自由体位分娩、无创接生、会阴缝合、催产素使用、产后出血等急危重症的抢救、新技术新理论应用等。

   (三)产科优质护理与服务

产前检查、产前咨询教育、产后护理、疤痕子宫分娩、无痛分娩护理、导乐陪伴、剖宫产术后护理、新生儿黄疸的护理、母乳喂养等

  (四)母乳喂养、产后恢复的理论与实践

母乳喂养咨询室的建立、特殊情况下的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与药物、新生儿心理,产后盆底肌的恢复、营养膳食等

  (五)积极心理学在产科的使用:用积极的语言对话,减轻孕产妇与产科工作者之间的压力,尊重孕产妇的知情同意权、分娩计划书、助产士门诊咨询方法 、预防产后抑郁等

  (六)医院助产教育的发展与实践。

如何带教实习生和毕业生,如果分级管理临床助产士等

 (二)征文要求

   1、原创,未在任何地方(网络、杂志、报刊等)发表。

   2、投稿邮箱cnzcs8@163.com,如有多媒体内容请刻成光盘后邮寄。自留底稿,不退稿,主题请标明"助产年会论文投稿"。

 3、请附作者介绍、邮箱、手机、通讯地址、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和联系电话。

(三)征文录取

征集时间:2016年3月1日—9月10日,大会组委会择优录取,大会组委会将及时通知作者本人录取通知。录取征文将推荐给各大学术期刊发表,陆续刊登在中国助产士网 可在《今日助产》发表。

期待您的参与,与助产同行,共筑中国梦!                                                                    

留言